第686章 大明的恩情
李國王被說得有點懵懂,習慣性的說:“待與諸臣商議?!?br/>
林泰來也沒指望今天就能按著李國王辦事,只是先打個草稿而已,然后就開始說起另外事情:
“此次大明官軍進入貴國境內,需要貴國有力陪臣輔佐,總管貴國軍民配合大明官軍之事。
這兩日與數位貴國官員談過,感覺右議政柳成龍最有膽略、亦識大體,最為合適。”
對此李昖沒有遲疑,痛快的答應說:“可?!?br/>
大明官軍有絕對主導權,肯定是林泰來點名要誰,就只能派誰,不可能有其他選擇。
如果定要換另一個人去,那根本不會有任何效用,弄不好還會莫名其妙噶了。
隨即李國王便下令,拜柳成龍為三道都體察使、總督諸軍事、協同北路上國軍兵。
該講的都講了,林經略便主動告辭,臨走前又說:“待柳成龍謝過恩后,就讓他去經略幕府,籌謀大軍討倭事宜。
另外大軍即將源源不斷從九連城一帶過江東征,有請殿下早日出發前往寬甸,以免阻礙大軍從九連城過境。”
隨即李昖召集群臣,詢問道:“林某說起,欲使我國以礦山、港口、關稅報答大明皇帝之恩情,何也?”領中樞府事金榮貴奏道:“若以此為開端,則朝鮮非王上有也!”
多數臣屬紛紛附和,大道理正是如此。
李德馨看了眼柳成龍后,奏道:“天兵進發在即,可先虛以委蛇,以后臨機應變。”
李國王猶疑了片刻后,下令說:“明日啟駕去寬甸堡,暫避開林某。”
那林泰來氣場太強,就算身為國王,跟林泰來接觸的壓力也實在太大了,還是先躲著吧。
難道在上邦天朝里面的權臣,都是這樣的氣勢?
林泰來回到幕府,等下午時,官拜三道都體察使、總督諸軍事的柳成龍就過來“報到”,而且心情看起來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