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一張揭帖
正文則是:“予內臣劉某,賤名不足掛齒,職責守把西直門也。
當值之時,眼見甚多官員于本該公務之日,自西直門出城,至高梁河、海甸,放縱春游踏青。
近兩年三四月間,目睹并尚能記起之公務日春游官員者,計有王三余、趙南星、王汝訓、萬國欽等十三人。
不由心生憤懣,如此文恬武嬉,于國家如何?
又聽聞這等嬉游之輩近日常有言論,一曰國本,二曰彈劾大臣誤國,豈不滑稽荒誕、自欺欺人哉?
予雖殘廢之身,尚知恪盡職守、不敢擅離公位,誰知讀圣賢書之臣,欺世盜名,反不如殘廢?
予坐于西直門,不忍直視亂象,發帖警醒世人而已!”
稍微有點政治嗅覺的官員乍然看到這張揭帖,頓時就心生“臥槽”!
故而很多官員聚在這里,就是因為揭帖內容很有解讀價值,大家要互相交流心得,以便于更深刻的理解這份揭帖。
明面上,這一張某內監大罵文臣“違規旅游”的揭帖,而且罵的非常刺耳,還點名了十三個人。
主題也明顯——像這十三名上班時間出去旅游的官員,連我這種殘廢公公都不如,本身就是誤國之輩,又有什么資格裝模作樣的彈劾別人誤國?
但細究之下,又能發現揭帖里面頗多微妙之處。
這時代確實有三月踏青春游的習俗,而京城地方習俗中的春游地點就是西直門外,從官場到民間都這樣。
可以說,不知道有幾千幾百大小官吏都出過西直門去踏青,而且都是公務時間違規旅游!
可是為什么發揭帖的劉公公腦子里,偏偏只能記住這十三個人?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所以揭帖的第一個看點就是:這十三個人之間,一定有什么內在關系。
第二個看點就是,素來名聲不彰、默默無聞的西直門劉公公為何忽然就這么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