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先師廟前
這點甜頭算什么,等伱將來功成名就、名滿天下,有的是人間富貴可以享受!”
董其昌抬起頭,納悶的說:“你怎么跟陳繼儒說的話一樣?”
林泰來又問道:“他人呢?為何不見?”
董其昌答道:“他現在正閉門苦讀,立志要奪取舉人功名,以后不會再被隨便扣押!”
林大官人忍俊不禁,有點失禮笑了幾聲。
希望陳繼儒這位晚明最有名的布衣山人,看到好友董其昌中舉中進士時,不要吐血,又是一對虐友啊。
林泰來忽然很惡趣味的說:“如果你真留戀紅粉,期望縱意花叢,我也能給你指一條路。”
如果本時空的青年董其昌早早腐化墮落,不能科舉成功并仕途順利,不知道是對他是好事還是壞事?
送走了董其昌,當日已晚,但等到次日一大早,林大官人就告辭趙彩姬。
“這幾日,我打算去國子監住了。”林大官人一本正經的說。
趙彩姬詫異的問道:“不至于躲出去吧?十八九最歲血氣方剛的年紀,這才幾天就不行了?”
林泰來怒道:“只是有正事,所以需要過去!讀書人的事情,你懂什么!”
在大明制度里,縣學州學府學是學校,號稱太學的國子監也是學校,只不過等級高了許多而已。
又例如后世所熟悉的“夫子廟”并非是大明南京國子監,它在大明的前身只是應天府府學的“先師廟”。
應天府府學沒有什么地位可言,更不是什么名校,只是地理位置絕佳,旁邊挨著大考試所在的貢院,而且河對岸就是秦淮舊院。
縣學州學府學里的生員,如果一直考不中舉人,可以按照年頭排序,去國子監讀書,混一個監生出身然后去做官。
這就是一種與科舉不同的功名路徑,但在官場中地位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