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拓展
在村子逐漸繁榮的發展進程中,梁艷霞和李浩的目光愈發深邃而長遠。他們清晰地認識到,盡管村子的農產品產量豐富、質量上乘,但僅僅依靠初級銷售,不僅市場受限,而且價格波動大,農民的收益難以得到穩定保障。為了實現村子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村民創造更多的財富,他們決心邁出勇敢而堅定的一步——進一步拓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梁艷霞和李浩召集了村里的骨干成員,在村委會的辦公室里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會議桌上攤開著各種農產品市場分析報告和相關產業發展的資料,墻上掛著村子農產品的分布圖和未來產業規劃的草圖。
梁艷霞站在黑板前,手中拿著一支粉筆,邊說邊寫:“大家看看這些數據,我們的水果、蔬菜在豐收季節常常因為供過于求,價格被壓得很低。而且,一旦遇到市場波動,大量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大家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我們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必須要想辦法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讓我們的勞動更有價值!”
李浩接著說道:“我和艷霞商量過了,我們覺得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是一條可行的路。把我們的水果做成罐頭、果醬,把蔬菜做成干菜、腌菜,這樣不僅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賣到更遠的地方,價格也能提高不少。”
村民們聽著,眼中既有期待,也有擔憂。一位年長的村民說道:“這想法是好,可咱一沒技術,二沒設備,能行嗎?”
梁艷霞微笑著回答:“大叔,您放心。技術我們可以請專家來教,設備咱們也可以引進。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會議結束后,梁艷霞和李浩便踏上了尋求技術和設備支持的征程。他們首先聯系了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向他們請教農產品深加工的技術要點和市場前景。專家們被他們的真誠和決心所打動,不僅提供了詳細的技術指導,還推薦了一些適合村子實際情況的加工設備。
接下來,他們四處奔波,考察了多個設備生產廠家。在一家現代化的食品機械廠里,他們看到了先進的水果罐頭生產線、果醬熬制設備和果干烘干機器。這些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驚人。然而,高昂的價格讓他們望而卻步。
回到村子后,梁艷霞和李浩并沒有氣餒。他們一方面繼續尋找性價比更高的設備,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的扶持資金和銀行貸款。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湊齊了購買設備的資金。
設備引進后,安裝和調試又成了一道難題。廠家派來的技術人員在村子里待了幾天就匆匆離開了,留下了一堆尚未完全調試好的機器和一臉茫然的村民。梁艷霞和李浩決定自己動手,他們對照著設備說明書,一點一點地摸索,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檢查。
有一天,果醬熬制設備突然出現故障,熬出來的果醬不是太稀就是太稠,味道也不對。李浩鉆進機器內部,仔細檢查每一個管道和閥門,身上沾滿了油污和果醬。梁艷霞則在外面查閱資料,打電話向專家請教。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原來是一個傳感器出現了偏差。
經過無數次的挫折和嘗試,設備終于安裝調試完成,正式投入生產。第一批水果罐頭下線時,整個村子都沸騰了。大家看著那一瓶瓶晶瑩剔透的罐頭,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然而,產品生產出來只是第一步,如何打開市場才是關鍵。梁艷霞和李浩帶著樣品,奔波于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和超市。他們不厭其煩地向商家介紹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免費提供試吃樣品。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低,起初很多商家都持觀望態度。
在一次食品展銷會上,梁艷霞和李浩精心布置了展位,展示了各種深加工農產品。他們熱情地邀請過往的參觀者品嘗,詳細介紹產品的制作過程和營養價值。一位來自大型連鎖超市的采購經理被他們的產品所吸引,經過一番深入的了解和洽談,決定先采購一批試銷。
這一批試銷的產品在超市上架后,憑借著良好的口感和品質,很快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銷量逐漸上升,口碑也越來越好。其他商家看到了商機,紛紛主動聯系梁艷霞和李浩,要求進貨。
隨著市場的打開,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供應,梁艷霞和李浩組織村民們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制定了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從原材料的采購、加工到包裝,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在生產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有一次,一批果干因為包裝不嚴,在運輸途中受潮,遭到了客戶的投訴。梁艷霞和李浩立即向客戶道歉,承諾免費更換產品,并對整個包裝流程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改進。
為了不斷創新和滿足市場需求,他們還成立了研發團隊,開發新的產品。在研發水果罐頭時,他們嘗試了多種新口味,如蜂蜜柚子罐頭、冰糖雪梨罐頭等。在果醬方面,除了常見的草莓果醬、藍莓果醬,還推出了混合水果果醬和低糖果醬,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