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家長寧
陳夫子有些無奈:“你自幼穎慧,有些事不必我來說,李夫子性情確實古板了些,可他行止再過分,也是師長,外人眼里,只會覺得是你不敬他,而非師長不愛學生。”
“長寧,你也十一歲了,為聲譽計,有些事,需得慎之、重之。”
他沒說的是,隨著李家村這些年讀出來的學生越來越少,村里愿意咬咬牙花錢送孩子來讀書的人也愈發少了,總覺得還不如在家種田做事、早早成家生子。
沒人肯來私塾上學,自然也就沒有束脩,原先還有傅老這個招牌在,后來傅老去了,村里供給的銀子便越發少了,連好一點的筆墨都買不起。
李小玉是村長的孫女。
村長又何嘗不知李夫子日常行止?
不過是沒辦法罷了。
李夫子去歲便想離開了,只他一身功名到底是李家村供出來的,這時離開難免于聲名有損,加之村長苦苦相求,又另加了三成月銀,這才勉強答應留下來。最近卻也是心潮浮動,已是試探過他好幾次府城那邊的情況了。
這時候,誰若撞上去,必會成為他借口辭去夫子之職的絕佳借口。
而在尋到新夫子之前,村里是斷斷不會與他翻臉的,到時候自然是誰惹的李夫子誰罪責最大,誰讓正好撞槍口上了呢。
這其中種種內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眼下才十一歲、從來沒了解過這些事務的傅長寧自然也不明白。
但她知道,陳夫子不會無的放矢,遂只是若有所思地點頭。
“長寧知道了。”
說著,又幽幽開口:“說什么事不過三,夫子,這才是你把我叫出來的真正目的吧。”
陳夫子噎了下,養氣功夫差點破功,連忙喝了口茶水順氣,這才沒好氣道:“就你聰明。”
卻是不曾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