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燕國慕輿根叛亂
公元360年,慕容儁溘然長逝,太子慕容暐登上皇位。
由于慕容暐之前早已被立為太子,因此權力交替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由于慕容暐此時年僅10歲,因此在這個平靜背后,實則暗潮洶涌,危機四伏。
慕容恪、慕容評、慕輿根等一眾大臣,謹遵先皇遺詔,輔弼幼主。因慕容暐尚幼,主要大權落入可足渾氏之手,一眾輔政大臣對可足渾氏多有不滿,其中數人恃功自傲,全然不將慕容暐與可足渾氏放在眼中,而在這群人里,慕輿根最為突出。
慕容儁存世之際,對慕容垂心存芥蒂,忌憚其超群才華與赫赫威望,唯恐其心懷不軌,有篡位之念。正因如此,在委任輔政大臣之時,慕容垂未能位列其中。
如此決策,猶如埋下一顆禍根,為日后局勢的演變埋下隱患。
由于未將在軍中威望至高的慕容垂列為輔政大臣,致使在眾多輔政大臣之中,慕輿根的軍功位列首位,于朝堂之上,其話語權亦與日俱增。
何以慕輿根這一外姓之人能獲輔政大臣之資格?這需從其功績談起。
慕輿根此人,性格倔強且自負,卻也曾為燕國屢立赫赫戰功。
公元338年的棘城守衛戰中,面對后趙石虎重兵壓境,慕容皝曾欲棄城,慕輿根力諫堅守,他與眾人晝夜奮戰,成功擊退趙軍。
公元339年,慕輿根任折沖將軍,與慕容評、慕容軍、慕輿泥襲擊后趙遼西,不僅俘獲千余家,更在面對石成、呼延晃、張支等追兵時奮勇反擊,斬殺呼延晃、張支。
公元344年,他參與攻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等要地之戰,為大破宇文部貢獻卓著力量。
公元346年,在奔襲扶余國的戰斗中,慕容皝遣慕容軍、慕容恪、慕輿根等率一萬七千名騎兵出征,慕輿根親冒矢石,助力一舉攻克扶余,俘走扶余國王。
公元350年,石虎死后后趙大亂,慕容皝就攻取中原征求意見,慕輿根認為時機難得,燕國國力已充實,應果斷進取,于后續對后趙之戰中發揮關鍵作用。
公元352年,中山蘇林于無極起兵自稱天子,慕容俊派慕輿根支援慕容恪作戰,最終將蘇林斬殺。
正是因為這諸多赫赫戰功,慕輿根在燕軍中享有頗高威望,然而也正因如此,他愈發變得恃功而驕。
在輔政大臣之中,慕容恪位列首位,總攬朝政。對此,慕輿根心生怨恨,覺得以自己的才能和功績,理應位居首位。
前秦的姚萇深知慕輿根的傲慢和怨氣,一直在尋覓可乘之機,妄圖策反慕輿根。
經過精心謀劃,秘密籌謀,最終覓得良機,得以與慕輿根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