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費邊社
1883年3月17號卡爾·馬克思在倫敦去世,參加他葬禮的只有九個人。
十個月以后,他的追隨者在倫敦成了費邊社,名字來源于古羅馬將軍昆圖斯·費邊。
叫費邊是因為在古羅馬時期,費邊用游擊戰術擊敗了強大對手漢尼拔,費邊社的思路也是采用漸進溫和的改良主義來緩慢推動社會變革。
費邊社因為其溫和的主張,得到了非常多知識分子的支持,其中包括了蕭伯納等鼎鼎大名的人物,其在最巔峰的時候,也就是1945年的時候,整個議會有超過200名費邊社人士,被當時的媒體譽為,整個議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費邊學校。
至于林燃為什么會知道,這是因為他在李小滿家暫住的時候,從書房的夾縫中無意發現了一個徽章,徽章上面的圖案很奇怪。
(費邊社的徽章)
李小滿看到之后一副驚喜的樣子把徽章給收起來了,但對于林燃的疑問則采取了緘口不言的態度。
林燃抱著疑惑在網上查了很久才知道這玩意是費邊社的會徽,圖案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進而對這個近代大名鼎鼎而又迅速沒落的社團有了了解。
即便這樣,更多的疑惑產生了,一個英格蘭社團的徽章怎么會出現在一個華裔家庭手里,要知道李小曼家往上數三代都是純血華人。
等到很久之后,雙方熟稔了,林燃借機問了這個問題。
李小滿才一臉惆悵地回答道:
“在晚清的時候有各類官派留學生,你知道吧?最開始的官派留學生主要去的是英格蘭和法蘭西,但是在普法戰爭之后,于是開始陸續有學生被派到德意志。
我曾祖父就是在那個氛圍下去了德意志留學。只是和大部分人去念的是柏林軍事學院不同,我曾祖父去的是法蘭克福大學。
他當時和無數仁人志士一樣希望尋找到救華國的道路,那時候費邊社的影響力滲透到了德意志,于是在法蘭克福成立了著名的法蘭克福學派,我曾祖父很尊崇的一位教授加入了法蘭克福學派,因此他在那個時候也跟著一起加入了法蘭克福學派。”
林燃聽完之后內心驚訝,名門之后啊,“在當時華裔想加入費邊社應該不容易吧?”
那個時代,那個氛圍,華國人想要加入費邊社這種帶點底蘊的白人知識分子社團,林燃光是想想都覺得困難。
里面要克服的阻礙不知道有多少。
李小滿點頭道:“當然,可我曾祖父尊崇的那位教授叫馬克斯·霍克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