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吞并馬丁的想法
格倫·L·馬丁公司這個名字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它后續經過兩次合并后成立的新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馬丁。
洛克希德·馬丁的馬丁就來自格倫·L·馬丁公司。
帶著答案面對問題的優勢就是大,現實情況就是喬治·亞瑟不行,實際歷史上他也不行,通用電氣沒入圍,最后只能在NASA的登月計劃中做一些邊角料的供應商。
喬治·亞瑟在阿波羅登月記錄中更是查無此人。
而格倫·L·馬丁公司截然不同。
格倫·L·馬丁公司不但是阿波羅指令艙和服務艙合同的決賽入圍者之一,盡管1962年輸給了北美航空公司。
但后續在先鋒號火箭和泰坦系列等航天項目中,它在太空競賽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除了格倫·L·馬丁公司很有價值,優秀的工程師團隊、過去大量制造轟炸機的成功案例外,站在上帝視角,格倫·L·馬丁公司本身也會在兩年后完成和瑪麗埃塔公司的合并。
既然你早晚會合并,那么摩根家族已經通用電氣,就有機會去爭取這樣的合并機會。
這段時間約翰·摩根一直在推進航天板塊的獨立,對格倫·L·馬丁公司的名字自然不陌生:
“格倫·L·馬丁公司?”
林燃接著解釋:“對,通用電氣現有的工程師團隊太孱弱了。
我們即便可行性報告能通過,后續的具體項目過程中,依然要依賴外部供應商。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把外部可能的供應商合并進來。
在我的想法里,格倫·L·馬丁公司會是最好的對象。
至于具體的合并,我那30%的股份就按照等比例進行稀釋就好了。”
約翰·摩根遲疑:“我先去了解一下,格倫·L·馬丁公司可沒那么好合并。
通用電氣的航天板塊整體剝離出來,也就兩千名雇員,而格倫·L·馬丁公司在巔峰時期雇員數超過五萬名,哪怕戰爭結束后員工數不斷下降,也有超過一萬名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