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長與考驗
隆裕太后目送溥儀離去的身影消失在殿外,緩緩轉身,重新靠向雕花拔步床。燭火依舊在青銅燭臺上躍動,暖黃的光暈將她的臉龐映照得愈發柔和。她的目光在空曠的宮殿內緩緩游移,思緒如潮水般翻涌。
回想起方才溥儀提出在神武門設診所的謀劃,條理清晰,考慮周全,既不違背宮規,又能施恩于眾人,收攏人心,完全沒了往日的稚氣。隆裕太后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欣慰。“皇帝,到底是長大了……”她輕聲呢喃,聲音在靜謐的宮殿內悠悠回蕩。
過去,在這紫禁城的重重宮墻之中,溥儀在她眼中始終是個需要庇護的孩子。如今,孩子已然成長,開始主動為皇室謀劃未來,這份蛻變讓太后深感慰藉,也對溥儀生出了十足的信任。
“往后,該讓他多歷練歷練了。”太后目光堅定,暗自思忖。紫禁城的諸多事務,大到人事任免,小到宮宴籌備,都是鍛煉皇帝的契機。讓他處理這些事務,既能提升能力,又能在這紫禁城中樹立更深的威嚴。畢竟,這紫禁城未來的重擔,終究要落到他的肩上。
檀香絲絲縷縷,縈繞在殿內。隆裕太后抬眸,望向雕花窗欞外如水的月色,心中默默期許,希望在自己的引導和扶持下,溥儀能擔起皇室的興衰,讓這古老的紫禁城,在時代的洪流中延續往日的輝煌。
隆裕太后收回凝視殿外的目光,指尖輕輕叩擊著拔步床的扶手,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燭火在青銅燭臺上劇烈跳動,將她臉上復雜的神情,時而清晰、時而隱晦地映照出來。“雖說皇帝此次謀劃頗為周全,可真正操辦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太后低聲自語,眼神中既有對溥儀的期待,又隱隱夾雜著一絲憂慮。
隆裕太后回想起這些年,溥儀在深宮里接受的教育,雖有滿腹經綸,卻缺少應對復雜局面的經驗。這次在神武門設立西醫診所,是個不小的考驗,既要和西洋醫生周旋,又得盯著內務府那群老油條,稍有差池,就會淪為他人笑柄。
“且讓他放手去做吧。”隆裕太后目光一凜,心中拿定主意。內務府這邊,她得提前敲打一番,不能讓底下人陽奉陰違,壞了皇帝的計劃。至于西洋醫生的挑選,太醫院的那幫老臣或許能給出可靠建議,得盡快安排他們與皇帝會面,提供助力。
太后緩緩起身,走到雕花窗欞前,望著窗外被月色籠罩的宮殿群。清冷的月光灑在琉璃瓦上,泛著冰冷的光。“這紫禁城的未來,就看這一遭了。”她輕聲嘆息,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袖。
檀香在身后裊裊升騰,太后在心中默默盤算,若溥儀能順利操辦此事,往后便可將更多事務交予他,讓他在磨礪中成長,扛起皇室興衰的重任;可若是出了差錯,她也得及時出手,力挽狂瀾,護住皇室最后的體面。
隆裕太后主意既定,緊繃的身子緩緩放松下來,臉上復雜的神色漸漸褪去,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她重新坐回雕花拔步床上,順手從一旁的矮幾上拿起那本尚未看完的話本。
燭火在青銅燭臺上恢復了平穩,柔和的光芒灑落在太后手中泛黃的書頁上。她微微側身,將身子靠向松軟的床榻,另一只手輕輕捋了捋耳畔垂下的發絲,沉浸在話本的世界里。此刻,殿內唯有紙張翻動時發出的沙沙聲,以及檀香燃燒時偶爾發出的細微噼啪聲。
偶爾,太后嘴角會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想來是話本里的情節逗樂了她;又或是眉頭輕蹙,似是為書中人物的遭遇感到擔憂。她完全沉浸其中,暫時忘卻了方才關于溥儀和西醫診所的種種思慮。
窗外,月色依舊如水,靜靜地灑在紫禁城的宮墻殿宇之上。雕花窗欞將月光切割成細碎的光影,投射在地面上,與殿內搖曳的燭火相互映襯。隆裕太后沉浸在話本的奇妙世界中,周遭的一切仿佛都與她無關,整個鐘粹宮也被這靜謐的氛圍包裹,只余一片祥和。
紫禁城的雕花宮燈在檐下輕輕晃動,將昏黃的光鋪灑在太極宮朱紅的宮門上。溥儀邁進宮門時,腳步不自覺地輕快起來,連帶著腰間的玉佩也發出清脆的碰撞聲。“終于有了轉機!”我低聲自語,臉上難掩興奮之色,腦海中還回蕩著隆裕太后方才的應允。
一進寢宮,我就迅速揮退了伺候的太監宮女,迫不及待地走到書桌前。看桌上的文房四寶早已備好,這是之前每晚就寢前練習書法之所用。我抓起毛筆,在宣紙上重重寫下“神武門西醫診所”幾個大字。墨汁尚未干透,我便陷入了沉思,腦海中開始勾勒診所籌備的各個環節。
挑選西洋醫生一事,得優先考慮。我深深知道,醫術精湛的醫生是診所立足的根本。我決定明日就傳內務府大臣馬佳紹英入宮詳談此事,讓他查看太醫院有哪些太醫對西洋醫生不太抵觸。讓這樣不死板能夠接收新事物且經驗豐富的太醫與西洋醫士共同為宮里的太監宮女診病,讓他們學習西方的治療方法并觀察過程細節,同時,安排內務府去洋人聚居的東交民巷搜羅口碑上佳的醫生,雙管齊下。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