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爭取
可是他分明記得,在相州城出發之前,張經武卻是希望他多在軍中歷練兩年,為以后出將入相打下堅實基礎。
“已經迫在眉睫了?”
再聯想到樊元忠的猜測,他確信,恐怕張經武也不看好自己的將來,已經在提前安排了。
從河州通判到樞密院副都承旨,再到此次綏遠之戰司掌情報的軍中參軍,他已經算是經歷豐富的官場老人,完全可以預料到大宋官場以及軍中即將迎來波云詭譎一般的暗潮。
他心下一橫,既然如此,為擴大自身的話語權,在將來可能的風暴中站穩腳跟,以便庇護更多的人,何不做得更徹底一點?
只見他揮袖一展,鋪開新的一張宣徽紙,抬手就寫。
這第二封信,卻是寫給他在朝中人脈豐厚的座師楊寬。
信中先是證實了調令背后履歷的真實性,并提供了一些細節以作佐證,防止朝中有人故意挑刺,磨減他的功勞。然后坦率地向座師詢問,自己即將得到的封賞有哪些。按大宋士大夫階層的潛規則,其中哪些可以拒絕,哪些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可能調任何職,爭取在官家下旨之前做一番最有利的選擇。
李獨霜以與座師之間獨有的密語書寫完畢后,將信卷折起來,放入一根手指粗細的信筒,登上閣樓,從軍中特配的籠子里選了一只較為機敏的信鴿系了上去。
看著在夜空中撲簌簌遠去的黑點,他心里顯得有些急躁。
既然他已經收到了調令,那么按軍中規矩,張經武必然同時發出了一個急腳遞往汴京馳去以作備案。為了趕在朝廷收到調令之前,他只有選擇更為冒險卻更為快速的飛鴿傳書。
李獨霜望了望天色,怕是已經子時,干脆掀袍落座,盤腿跌坐,拈指起勢,擺出了修行的姿態。
在即將入定之前,一個念頭不由自主冒了出來。
“官場之繁蕪,直比修行復雜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