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朝會
李獨霜定睛一看,卻是參知政事范廷樞,
不愧是位于宰執(zhí)之列的高官,只一句話就將大部分本是只屬于樞密院的功勞歸因為官家與陳相的運籌帷幄,這種對時機的把握以及精準找到切入點的本事確實讓人望塵莫及。
至于效果如何,只看言笑晏晏的官家就知道了。
“國家之政,向來不在于報喜不報憂,臣曾公琪有本上奏!”
一道沉肅清洌的聲音橫穿出來,不僅使得火熱的大慶殿驟然冷卻下來,其犀利的話語更是將范廷樞的臉激得通紅,卻礙于程序未能反駁。李獨霜抬眼望去,卻是左側第三列的簽樞密院事的曾公琪舉起牙笏站了出來,于文武兩列之中昂首挺立。
官家慢慢收起了笑容,“唔”了一聲作為過渡,出于對宰執(zhí)重臣的尊重,隨即抬手請曾公琪講來。
“受官家信賴,臣掌全國軍械已有數(shù)年,然而自綏遠之戰(zhàn)、青州之戰(zhàn)以及廣順州之戰(zhàn),我大宋儲備軍械已十去七八。。。。。”曾公琪開始介紹目前軍械的現(xiàn)狀,以及遇到了的一些問題。
受此影響,一些精熟于實務的大臣開始陸續(xù)站出來指出各項問題,并各自提出了解決辦法與建議,希求得到官家與宰執(zhí)的批準。
場面頓時又顯得凝重了起來。
“近來,汴京地下勢力當中出現(xiàn)了一個叫“正氣堂”的組織,除了確實懲處和清除了一些無賴與潑才之外,近日竟謀害了一名朝廷命官。據(jù)說其武力甚高,傳聞先天高手當中的“漁夫”亦是折在了他們手中,我開封府無力捉拿,還請官家與諸公商議一番,對于這種新冒出來的秘密組織,還望商議個章程出來。”
輪到待制重臣,轄制汴京區(qū)域的開封府尹發(fā)言時,卻是出人意料地拋出了一個問題。
眾臣彼此對視,皆有些驚詫,汴京地界什么時候冒出這么厲害的組織了,竟然能捕殺先天高手?
官家臉色沉了下來,喚出皇城使,詔令他將正氣堂的底細摸清楚,并限期將其捉拿歸案,屆時皇城司將配合開封府與大理寺一同審理。
聽聞先天高手都奈何不了,皇城使王繼恩不由臉露難色,官家哼了一聲,朝著左側揚了揚下巴,龍椅旁邊一處屏風轉出了一位身形佝僂的老者。王繼恩見狀大喜,毫不猶豫地接下了詔令。
李獨霜皺了皺眉,抬頭仔細查看那名老者,卻由于距離太遠,沒看出個大概。
此后一個時辰內,在李獨霜匯報大理寺的改制方案后,陸續(xù)又有數(shù)名五品以上的大臣提出了諫言,官家命司禮監(jiān)依次登記。
此時陽光已從天窗照了進來,正正投射到龍椅背后,將大宋至尊襯托得愈發(fā)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