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聲嘆息
蘇譙冷冷一笑,繼續(xù)反駁道:
“是,太孫殿下確實無意削藩,但太孫后代的帝王呢?再往后數(shù)代的帝王又會如何想?對于陛下來說,他們可都是血脈至親。”
“可是殿下是否有考慮過,歷經(jīng)五代之后,就連血緣關(guān)系都要淡得看不見了。
所謂的親情,還能真到哪去嗎?”
“試想屆時我大明九大邊塞之王依舊手握重兵鎮(zhèn)守四方,難道彼時的天子就真的能安心無憂?”
朱元璋猛地一掌拍在龍案上,聲音凜然。
“放肆!無論如何,那終究是皇家骨肉,怎能割裂這份親情紐帶?”
蘇譙卻不為所動,針鋒相對地反問:
“請問陛下即位之后,是否曾對句容朱家有過加封賞賜?依臣所知,句容朱家尚有宗室子弟兩百余人,為何未曾受到應(yīng)有的褒獎?”
這話一出,大殿之上驟然寂靜無聲。
還用追問嗎?早在熙祖裕皇帝朱初一時,老祖宗那一支就已遷居鳳陽。
朱家巷所謂的那些“皇親”,向來沒被老朱認(rèn)可過。
不過略施恩惠給自家先祖罷了。
見此,朱元璋眉頭皺起,口中低聲道:
“那些不過是最遠(yuǎn)的遠(yuǎn)房親戚而已,何須對他們施加封賞?”
而蘇譙立即抓住這句話反駁道:
“從我大明德祖玄皇帝起至今,也不過一百五十余年,經(jīng)歷不過五代人罷了!”
“莫非在陛下心中,我大明連區(qū)區(qū)一百五十年的運勢都沒有,甚至支撐不了五代君主嗎?!”
滿堂大臣無不感到震驚,在場所有人無不由衷覺得蘇譙狂傲無懼,甚至朱元璋也僵直站立不動。
僅僅百年的時間跨度,自己的家族譜系比任何人都明白,才短短一百五十年光陰。
且不提后人的君主想法,單說這所謂的“朱家人”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親人么?顯然早已不是。
就是朱元璋自己幾個兄弟,也只有一位被封為郡王。
等到四五個世代之后,后世子孫怎可能仍將那九大塞王認(rèn)作至親?
到了那個時候,還談何親戚之說?若不去削藩,則必將上演你死我活的殘酷爭奪!
于是,蘇譙繼續(xù)陳述己見:
“因此臣大膽猜測,無需等待六七代的未來之君,只要陛下一旦歸天,哪怕太孫殿下原無削減意圖,實際操作過程中必然會啟動削藩措施。”
如此言語剛落下,在朝中久負(fù)盛名、一向謹(jǐn)小慎微的茹太素頓時嚇到身體搖晃難以站定。
即便是站在遠(yuǎn)處看熱鬧許久的湯和都坐不住了。
“你快住口!那位的事兒也是你能隨便議論的?”
話畢,湯和急忙不停給蘇譙使著眼色,示意趕緊撤退。
他深知近年來朱元璋屠戮過多官員,以至于朝內(nèi)官員幾乎換了一遍。
看著眼前年輕的蘇譙才華橫溢,內(nèi)心產(chǎn)生了一絲憐惜,打算替他說句話留條后路。
可令湯和萬萬料不到的是,蘇譙就如同無視了他的提示一般,毫無反應(yīng)依然站在原地不動。
此時,朱元璋雖怒火中燒卻強忍克制,緊咬牙關(guān)問道:
“為何這般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