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高要24
“殿下、將軍,此人便是那敵軍的千夫長!”樊噲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地說道,話音未落便將手中五花大綁的俘虜狠狠地扔在了地上。只聽得“砰”的一聲悶響,那俘虜如同一袋沙包般重重砸落在地面,發(fā)出一陣痛苦的呻吟聲。
眾人定睛一看,只見那俘虜疼得滿地打滾,其肩膀處的斷臂傷口正汩汩往外冒著鮮血,猩紅的血液迅速染紅了身下的土地,形成一灘觸目驚心的血泊。瞧著他這般慘狀,顯然已是命不久矣。
扶蘇望著四周橫七豎八倒臥在地的無辜百姓尸體,心中悲痛與憤恨交織在一起,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一般灼燒著他的胸膛。他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恨不得即刻拔劍將眼前這個罪大惡極的匈奴人斬于劍下,以泄心頭之恨。然而,理智終究還是占據(jù)了上風,他強忍著內(nèi)心洶涌澎湃的殺意,雙唇緊閉,一言不發(fā),只是默默地將目光投向身旁的韓信。
韓信感受到了扶蘇的目光,對于這位仁厚的皇子能如此信任自己并讓出大權,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于是,他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末將領命!”隨即向前邁出一步,威嚴的目光直直地射向那在地上翻滾哀嚎的俘虜。
“樊噲,速去拷問此獠,務必盡快問出匈奴大軍的詳細情報!”韓信沉聲命令道。樊噲聞言,立即領命上前,一把揪起那名俘虜,如同拎小雞似的將其拖至一旁,開始了嚴厲的審訊。
看到被匈奴人禍害的村子,扶蘇等人也是第一次體會到匈奴人的殘忍,特別是扶蘇,之前他只讀儒家書籍,總想著仁義道德,可是面對這些匈奴人,仁義道德是沒有用的,只有鐵與血才能讓他們臣服。
當他們打掃完戰(zhàn)場來到高闕城時,英布也帶人回來了。
"報告太子殿下,大將軍,逃跑的匈奴騎兵一共一百六十三人,已被屬下全部斬殺,我軍十人輕傷,并未戰(zhàn)死一人。"
"好,先記你一功,入隊吧!"
城內(nèi)的守將遠遠望見大隊秦軍如潮水般涌來支援,心中不禁狂喜萬分,臉上瞬間綻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他急忙三步并作兩步地奔向城門口,去迎接這支宛如天降神兵一般的援軍。
要知道,這座高闕城此時僅有區(qū)區(qū)一千名守軍而已。在過去整整一個月里,匈奴人的鐵騎屢屢在其周邊地區(qū)肆虐襲擾,讓城中的軍民整日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面對如此囂張跋扈的敵人,這些守軍們雖然心中充滿憤怒和不甘,但卻因為敵我力量懸殊太大而根本不敢出城迎戰(zhàn),只得緊閉城門,苦苦堅守,只盼著能夠保住高闕城不落入匈奴人的手中便已是萬幸之事。
此刻,當守城的官兵們親眼目睹秦軍戰(zhàn)士們手提一顆顆面目猙獰的匈奴人頭時,人群中頓時爆發(fā)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大家個個激動得面紅耳赤,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很顯然,一定是有那么一群不知死活的匈奴人倒霉地撞上了太子殿下所率領的大軍,最終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
進入城內(nèi)之后,韓信很快便與守城將領對接,并從其口中詳細地知曉了當前局勢。原來,自那冒頓殘忍地殺害自己的父親登上王位以來,他先是憑借著過人的心計成功擊敗了強大的東胡王,至此基本上掌控了大半片廣袤無垠的草原。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今年,這片遼闊的草原遭遇了罕見的嚴重旱災,致使大量牛羊因缺水少食而死亡。毫無疑問,這個冬季對于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而言將會異常艱難,食物短缺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然而,野心勃勃的冒頓并未因此停下擴張領土的腳步。他竟然妄圖重新奪回昔日被秦朝大將蒙恬所攻占下的高闕、陰山等戰(zhàn)略要地。如今,他們正挾帶著剛剛戰(zhàn)勝東胡王的余威,氣勢洶洶地準備向大秦發(fā)起進攻。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出現(xiàn)在邊境附近的這些兵馬僅僅只是一些較小部落派出的先頭部隊而已,真正的主力大軍據(jù)估計至少還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抵達戰(zhàn)場。
“將軍打算如何行事,但憑吩咐,孤定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于你!”扶蘇目光堅定地看著韓信。
“多謝殿下厚愛與信任!末將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率領大軍主動出擊。”韓信拱手作揖道,話語剛落,他便伸出右手食指,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刂赶驍[放在桌案之上那張巨大地圖中的一處位置。眾人定睛一瞧,那赫然便是龍城所在之地。
要知道,這龍城可是深入匈奴腹地啊,毫不夸張地說,它簡直就是匈奴人的老巢。在場之人無不大驚失色,心中暗自思忖:此舉是否過于冒險?萬一有個閃失,后果不堪設想?yún)龋?br/>
然而,面對眾人疑惑不解的神情和竊竊私語之聲,韓信起初并不想過多地加以解釋。畢竟,身為一軍之統(tǒng)帥,有時候果斷決策比反復啰嗦更為重要。但轉(zhuǎn)念一想,此次乃是自己首次統(tǒng)領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軍隊出征作戰(zhàn),而這場戰(zhàn)役對于軍中每一名將士乃至整個國家而言,都是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況且,當今太子亦在此處,若不能讓眾人信服,恐怕日后指揮調(diào)度起來也會諸多掣肘。于是乎,韓信略作沉吟后,還是決定向大家詳細闡明自己此番戰(zhàn)略部署背后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