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退親3
知母莫若子,第二日,林母王月英便在飯后說后日要上山拜佛。
林靖一聽,當(dāng)場就要出聲阻攔。王月英似乎知道他要相阻,又道:“靈云寺的凈墟大師前日云游歸來,過段時間又要離京遠游。難得的機會,我?guī)阈∶萌ニ闼阋鼍墶K呀?jīng)十八了,再拖著怕嫁不出去了。”
這些年她何時急過林鈺的婚事,還專門上山算姻緣?
林靖知這是借口,但一時他又挑不出錯來,因林鈺多待字閨中一日,外界有關(guān)她和李鶴鳴的流言蜚語就多傳一日。
如若那凈墟老和尚算得準(zhǔn),算一算也不是什么壞事。
想到這兒林靖又心煩起來,林鈺這半年未說親是因身體不好,但想嫁給他李鶴鳴做妻做妾的女人在都城里排都排不過來。
他都二十三四的年紀(jì)了,不找個女人成婚是想干什么?
他想到這兒,扭頭看了他這如花如月的妹妹一眼,心頭直嘀咕:那小子該不會還惦記著呢吧。
林父林鄭清不在家中,沒有人說得動王月英。林鈺看林靖面色難看,放下手中藥食,開口道:“母親,我不急的。”
“我急。”王月英嘆了口氣,也不瞞著自己的孩子:“故人有難,有些事不拜拜神佛求個心安,我夜不能寐,你就當(dāng)陪母親散散心。”
林鈺聽罷,只得點頭應(yīng)下:“是。”
王月英每次上山入寺廟沒有三五日下不來。聽經(jīng)拜佛,求神問卦,她年紀(jì)大了能靜下心,但林鈺卻不行。
她不信鬼神,嘴也饞,吃不來山中清淡寡味的齋食。
上山前一日,林鈺領(lǐng)著澤蘭上街置辦了些或許會用到的雜物,又買了些解饞的零嘴,打算藏在行李中偷偷帶上山去。
東西沒買完,銀錢卻沒帶夠。林鈺途徑宮門,剛遇上百官下朝,見午門外朝臣魚貫而出,便令馬車停在路邊。
她下了馬車,站在馬車旁往朝官里看,打算等林靖出來,找他取些銀子。
朝臣官服相似,她有些看不過來,好不容易看清林靖混在朝官中的身影后,正準(zhǔn)備開口喚他,身邊卻突然壓下來一道黑影。
她一怔,扭頭看去,見李鶴鳴不知何時來到了她身旁。
他握著韁繩,高坐馬上,腰掛繡春刀,眼神凌厲,居高臨下地看著她。
林鈺沒想到會在宮門外碰見李鶴鳴。
都城這么大,她卻在短短數(shù)日里碰見他兩回,當(dāng)真是流年不利。
林鈺心中有些煩懣,臉上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她輕輕抿了下唇,開口道:“李大人。”
遠處與林靖同行的一名官員眼尖,瞧見了林鈺,他抬手遙遙指向她:“林大人,那馬車旁站著的可是令妹?”
林靖轉(zhuǎn)頭看去,第一眼先將黑馬上一身飛魚服的李鶴鳴看了個清楚,之后才看見駿馬前身細若柳的林鈺。
他見此,狠狠皺了下眉心。李鶴鳴往哪走不行,在他小妹面前做什么,是嫌這都城里的難聽話還不夠多嗎?
林靖立馬告別了同行的官員,大步走向林鈺,提聲喚道:“萋萋,過來!”
“萋萋”是林鈺的小名。
幼時抓周,她放著滿桌經(jīng)書筆墨不碰,扭頭要奶媽抱著往院里走,伸手抓了把青綠茂盛的梧桐葉,林父便為其取了“萋萋”這小名。
草木萋萋,有女如華,寓意希望她平安健康。
林鈺聽見林靖喚她,借此就要與李鶴鳴告別,可話未出口,反倒聽見李鶴鳴語氣平平地念了一聲:“萋萋?”
這親昵的小名哪是旁人可以隨意喚的,除了爹娘兄姐,從沒別人叫過林鈺“萋萋”二字。
林靖也是一時急了,才在大街上脫口喚了這么一聲。
林鈺驀然一怔,耳根子立即紅了個透。她沒想李鶴鳴這般不知禮節(jié),頓時羞惱至極,想也沒想便出聲斥道,“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