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社會的共鳴之痛
蘇隊聞言,眉頭輕輕蹙起,聲音沉穩而富有威嚴地響起:“你沒有和他闡明法律層面的利害關系嗎?”
這名警察神色篤定,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的,蘇隊。張勝宇明確表示,他不愿意追求對方的法律責任。”
話音未落,蘇隊的目光轉向了那名青年,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聽到了嗎?”人家雖然身體上有所缺陷,但這絕不是你可以肆意欺凌的借口。”
“心胸放寬廣些,人生在世,誰都不容易,尤其是像他們這樣的弱勢群體,更應得到我們的理解和尊重。”
青年急匆匆地點著頭,像是小雞啄米一般,連聲說道:“明白了,我都明白了。”
隨后,蘇隊引領著這名青年走進了臨時問詢室。
青年神色肅穆,向張勝宇致以誠摯的歉意。
在警察的耐心調解之下,他最終通過轉賬方式,向張勝宇支付了五千元作為這次風波的補償。
塵埃落定,張勝宇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回自己的電動自行車,然后急匆匆趕回家中,以免湛瑩瑩找不到他而心生焦慮。
而在派出所內,處理這起事件的幾位警察都是面色凝重,仿佛心中都有著難以言說的思緒。
隨后,蘇隊引領著眾人進行了一場案情復盤。
這已經成為他們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連蘇隊本人,也習慣于將親身經歷的每一樁案件細細記錄于他的那本泛黃筆記本中。
這不僅是對過往歲月的珍藏,更是對辦案智慧與經驗的深刻提煉。
“這種人,真是可惡至極!明知道對方是聽障人士,還刻意刁難,良心被狗吃了嗎?”年輕警察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慨與不解,仿佛是對人性陰暗面的一次無聲質問。
蘇隊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他們不過是仗著長久以來的囂張氣焰,肆意妄為罷了。”
“即便今天張勝宇不是聽障人士,恐怕也難逃他們這種人的惡意糾纏。”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以欺凌弱小為樂,卻忘了,天道輪回,報應不爽!”
“那份源自于身份的傲慢,已經悄然在他們這種人心中筑起高墻,讓他不自覺凌駕于穿梭街巷的外賣騎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