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庫房
而就在這一片旖旎之中,蕭紹瞇了瞇眼睛,輕聲問:“河東銀庫的事情,你還記得多少。”
“……”
戚晏睜開眼睛,蕭紹眼神清明,神色平靜,他方才足足喝了兩壇酒,此時卻沒有半點醉意。
戚晏心中陡然升起惱怒,他膝蓋抵著蕭紹用力,作勢要將他掀開。
這點反抗在蕭紹看來微不足道,蕭紹一把按住,挑眉道:“恩將仇報啊小探花,來,和小爺說說河東白銀案的始末。”
戚晏艱難偏過臉,便道:“我知道的也不多。”
蕭紹在位時,河東銀庫案的卷宗已被焚毀,當年經手辦案之人死的死瘋的瘋,或者遠調邊關,竟然連一個知情人都沒有。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如此重要的案件卷宗,應當封存在冊,好好保管,甚至留有數
()份備案,建寧帝在位時,卷宗尚且齊全,而建寧帝與蕭紹中間只隔了太子蕭易在位的短短數年,卷宗盡數遺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做到此事的,除了蕭易,不做他想。
可蕭易為什么要焚毀卷宗?他與白銀失蹤案又有何關系?
重活一世,蕭紹意在大寶,他也懶得循規蹈矩,戰戰兢兢演上數年的紈绔,等他哥哥死了再繼位了,便打算以此為突破口,看能否搜尋到線索,將蕭易一腳踹下太子之位。
此外……
蕭紹就著這個姿勢,捏了捏戚晏的耳垂。
戚晏人清瘦,耳垂倒是圓潤飽滿,捏上去軟的很,讓人情不自禁想咬上一口,佛家說耳垂飽滿者有福,可惜這福氣戚晏是半點沒受著,家破人亡不說,后來進宮,也是潦倒破敗,如履薄冰。
雖然蕭紹很不想承認,但他確實心疼了。
那個打馬長街的清貴少年,不該是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