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番外 后日
戚晏不明就里,京城那么多寺廟,哪個不比福佑寺香火鼎盛,偏偏要顛簸上幾十里山路來這里?
但蕭紹跪了,他便也撩袍跪了。
蕭紹上完香磕了頭,又放了一排貢果,嘴里還嘀嘀咕咕,念著有得沒得,不知在說些什么。
聲音太小,聽不清楚,戚晏便問:“陛下在求什么?”
如今天下四海升平,江南的水患平了,塞北的烽煙熄了,后世若有人談及昭元,必將稱上一句太平盛世,蕭紹又有何所求?
蕭紹雙手合十,神神叨叨道:“不可說,不可說。”
——倘若真有諸天神佛,前世那個苦頭吃盡的小探花,也該得些善待。
蕭紹好好念完了祈求詞,他們在大殿拜過,又同游起寺廟。
這福佑寺沒有香火,滿院的桃花無人修剪,個個長得無拘無束,枝葉橫斜,醉酒似的歪東倒西,雖然比不上皇家寺廟恢弘,但野趣橫生,別有一番意趣。
蕭紹從枝頭摘了朵新鮮的,別在戚晏耳后,
戚晏先是一愣,抬手擋了下,卻沒躲,無奈道:“陛下,我不是少年了。”
三十多歲的年紀,還簪花,像什么樣子?
蕭紹替他理好鬢發:“白首簪花君莫笑,再過十年二十年,也好看。”
他道不是說笑,入閣之后,戚晏褪去了少年人的稚氣,更多了幾分文人風骨,或許是有蕭紹撐腰,他無須結黨鉆營,只需學他父親,做個清流純臣,他的腳步從塞北走到江南,歲月除了在他臉上平添穩重,什么也沒改變,如一壺越品越醇的好酒,此時年紀正好,余味正甘。
蕭紹看著他,已經完全無法和前世的九千歲聯系起來,不由微怔,心道:“前世那個若能好好養著,也該是會養成這個樣子的吧。”
是他兄長識人不明,將珍珠當魚目,耽誤了這么些時光。
兩人屏退下人,在山寺中閑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