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霜雪含冰冬蘊意,辛苦只為更爽甜
晚秋連著夜雨,沉寂了夏日的喧囂,而農閑的人們,只為單純僅種\"夏田″而焦慮,因為大多數鄉親還是停留在來之不易的\"溫飽\"線上,一條\"致富路″還需摸索和探究,因為嚴冬來臨,人們又怎去選擇\"打工\"路,一個個鄉親\"謀求發展\"而刻不容緩。
二壯打算給\"香山\"人攤沙,牛家二兄弟商量好到附進的\"油井子溝煤窯″去挖煤,而劉佳淳想好了去附近的水泥廠去裝石料。
來到\"香山\"這片地,廣袤的原野,來來去去的翻斗車“騰云駕霧\",一大塊地已經被推土機平得也夠整齊,當一車車沙堆在地里,象一個個\"蒸汽\"饅頭,促動著汗水來流淌,二壯拿著一個大號的鐵鍬,圍著一個沙堆環視,前后左右仔細端詳一番,這樣成竹在胸,前面一溜煙,后面一瞬間,左邊過中線,右邊環套環,一堆沙就這樣被攤開,按著一環套一環,切邊靠切邊,三堆沙過后,就成了一面“鮮亮平滑\"的鏡子。
二壯是機靈的勞動者,半早晨就攤七八分地,這可把主人樂壞了,拿來啤酒和飲料讓二壯盡量喝。
二壯拿著一瓶飲料,吃著老婆給他準備好的大油餅,邊吃邊瞧著這塊一望無際的沙堆,暗下決心,一個冬天一定攤完,完了就可以掙到幾
千元,家里可也財源廣進了。
你看看他身上流下的汗水和沙塵,襯衫緊緊地貼在他身上,頭發是灰白色的,眉頭像秋霜浸染過,牙齒橫掛著黃土,吃起饃饃\"沙沙\"聲清脆可辨,這下他真成了\"沙雕\"一般。
可是,這一切,無法阻擋他的勞動效率,一天下來,就攤三畝地,真神人神速也!
等待他的就是這片\"土地\",夠他一個人一個冬天\"攤牌″。
牛家二兄弟來到煤窯,映入眼簾的是四五個“黑洞\",井口僅容一個人\"貓腰\"鉆進去,眼前堆放著一大堆用竹子編成圓形的煤筐,兩個兩個一組用粗麻繩連接起來。
二兄弟先是仔細打量了井口一番,再從廠長那里要了兩個礦燈,接著一前一后,順勢進煤井觀看,一會兒便微笑著走出來。
午飯時間到了,二兄弟吃著從家里帶來的白饃油條,換好衣服,準備好下午就上班。
上班時間到了,他們頭戴著頭盔,上面掛上礦燈,身子前后各搭一個筐,湊成一對,貓著身子,走進黑洞,滿懷期望地去尋找屬于他們的勞動報酬。
走進礦井來到挖煤的“棚區\",他們一鍬鍬地挖下來,裝進筐里,兩筐滿了,前后各掛一筐,便貓著腰,沿著吃力的上坡路,一步一步走了上來。
看吧!那兩腿的力度,象爬陡峭的山峰,那肩膀上的壓力,象是背著兩座山,出著粗氣,呼吸聲在煤井里回蕩,那汗水滴落在筐里,瞬間黑里泛亮。
這就是一個挖煤工的形象,一天早上六點進,下午六點鐘出,中午只能蹲在棚口吃一些干糧,接著就來來回回,拼搏在這二百多米深的黑洞中,“三片石頭夾一片肉″,背負著家庭的重擔,膽戰心驚地掙著那汗水淋漓的血汗錢。
當然,這樣的勞動量,一天掙二百元,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工值也算挺高的。
牛家二兄弟,在黑色中找到了燦爛的\"金黃\",但這黑黃之間看到了紅色的夢想,希望月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更希望牛謙,牛讓有一天宏圖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