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身先村民求結果,天道酬勤豐滿時
常主任出身農民,是地地道道農家子弟,多少年來,他為了解決家鄉人民的溫飽盡職盡責,為了大家的致富煞費苦心,而自己卻行走還是那輛五成的舊自行車,于是,今年他決定,承包我們村的那四十畝大隊\"林場\",讓自己\"富裕\"起來,自然有了這條心,大家于是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大家一直的\"擔憂\"是林場土質貧瘠,這些地有時侯連苗都\"吊\"不出來,于是大家伙\"敬而遠之\"。
但是,常主任他好像是地質專家,他缺少農家肥,他就雇車從別處拉來了\"風沙\"(細土粒)均勻地灑在這些地里,又買了4噸磷肥(普通過磷酸鈣)作為底肥,于是就轟轟烈烈地大干起來。
二壯開著他的四輪車,在這里飛奔,轟鳴聲連著一股股黑煙,尾部的\"黃沙\"陣陣,一排深耕耙拉動三米寬的熱土縱橫翻滾,后面一個細長的鐵磙碾壓著紅色的砂粒猛烈晃動,扇起的煙霧象神話中的“煙云\"籠罩著二壯和車,蠻像騰云駕霧般在“天空″掃描。
常主任在田埂兩頭望著這\"云山云海″,把美夢寄托于期望,希望\"金豆豆,銀豆豆,遍野黃金歸自手。油葵花,葵花油,滿桶清油味香流″。
大伙前來幫助,幫他挖地的角角落落,大伙嘴里沒敢說,心里卻想:豐收不豐收,先把地給整平了再說。
\"清明前后,栽瓜種豆\",常主任從外地引進了\"手拉手\"這種新豆種,油葵也是新\"黑妹\"染嘴油葵(新型炒貨)。
開始播種了,牛先進的兩個騾子,一個“跨″一個精制播種機,二壯幫忙使喚,而袁世民拉著他們毛驢帶播種機,父親趕著我們的\"領頭牛\"并帶著播種機,大家紛紛集中在\"林場\"地頭,聽二壯組織,開始了\"大生產\"運動,驢騾\"剛剛″叫,耕牛\"哞哞\"聲,多年來,大伙也再沒這么熱鬧了,心里美滋滋地,笑呵呵地上趟。
聽吧!\"咯咯\"的下籽聲,“嘰嘰\"的鏈條鏈盤聲,\"唰唰\"的人畜走路聲連成一片。
鄉親們\"誰的馬誰騎\",人畜互動是那么的默契,行動是那么的自然,如此的和諧。
常主任是傳遞員,只負責給播種機里加豆種,忙的連看地都顧不上看一眼,只是注視著一袋袋豆種像消雪一般驟然\"下降″。
“長征\"真的是播種機,下午一點鐘左右,四十畝豌豆地\"圓滿″完成,沒顧上常主任\"謝謝\",大伙便各回各家,精神煥發。
下午時分,又來了當年的\"娘子軍\",在黃書記的帶領下,拿著一桿桿點播槍,搶著給常主任家點油葵。
常主任拿著種子剛到位,大伙便裝上\"子彈\",訓練有序的進入了戰斗,雙行\"八寸″格,大家都\"成竹在胸\",像是在納\"千層底\"一樣勾畫出一幅潑墨畫,自然的風格中卷起\"醉春圖\",宛然價值連城的\"春耕\"展,真令人賞心悅目。
人勤春早豐田闊,萬事勝意靠斟酌。
高山流水識知己,世間風云再唱歌。
二十天過去了,常主任的這片承包地里的莊稼破土而出,
下午,向西望去,像淺綠色的云團嵌伏在田原野,嫩黃呈翡翠綠的油葵苗,在豌豆叢中,撐起的一個充滿希望的夢,原來它們知道它們是常主任的\"寵兒″,因為常主任給了他們營養,讓他們成長,
默默拔節,燦爛開花,快樂結果,春風,夏雨,秋霜,它們充滿生機,鍛煉詩意,從平凡到非凡,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制高點,春花秋月,執著于豐碩的成果,然:水肥營養足,鋤頭漫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