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苦樂酸甜年華夢,開拓創新耕耘春
一年下來一畝地產六百多斤\"甜菜籽″,純收入過千元,鄉親們都\"聞訊\"趕來,決定今年都來種,″預定″苗子的人爭先恐后,都把致富的希望又落到了\"菜籽\"身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想得金錢財開路,今流汗水獲銀足。
大伙每獲取一個種植模式,必須在摸索中嘗試,首先考慮作物的適應性,其次是經營性,另外是操作性,三者如果形成系統,那就是形成一個經濟鏈,大家便極力推廣,種植戶更是\"乘風破浪\",但是二壯認真地分析了問題之所在,就說:大家要理性投資,一個企業的潛在差別很大,我們不能只看眼前而趨之若鶩,到最后,吃虧的還是咱老百姓。
大家對二柱的話置若罔聞,根本就沒當放在眼里,大面積的\"甜菜區\"占了總面積的七成。他怕,怕的不成,因為″一年的莊稼兩年務″。
春耕又開始了,鐵牛遍地走,春花染上頭。雁回千里外,崢嶸歲月由。來回田野上,農人汗水流。民心乾坤轉,播種便開耬。
只有三成的地,分別種小麥,豌豆套油葵,剩下的便種\"菜籽″,這是\"驚天動地\"的幕布,生動勁爆的影片會在田野中上演。
看吧!二壯的四輪車\"馬不停蹄″地哞哞叫,在他身上,汗水和泥沙\"膠油″沾成一片,襯衫脫下來會自主的站立起來,但是,他坐在車上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中間歇半個小時左右,接著又是長跑般的耕作,潮濕的土地,懸轉的耕犁,細碎的泥粉,消柔的粘粒,在車后的磙子的碾壓下,成了平坦開闊的磨刀石,磨亮了犁鏵,磨光了輪胎,磨碎了一個又一個土疙瘩,蓬松的出奇,一群調皮的孩子躺在地里,打幾個滾,趕幾回趟兒,驚起的鳥雀,上下轉飛,以一種獨特鳴叫,唱一首首和諧的歌兒,集中精力搜索泥土的蟲兒,吃個足飽,才如離弦之箭趕著狂奔。
這一切,只有春感覺這般熱鬧,\"紅杏枝頭春意鬧″,只有耕作才出奇。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東風吹,細雨下,而小燕呢喃私語,帶春之活力,生兒育女,與人間生命相像。小燕逢水源,\"三抄″競技,輕挺方顯身段輕捷,上下翻飛知技藝超群,此刻想起人間\"燕子李三\",才知人間武藝超群者與燕雷同。
又開始種\"菜籽\"了,大伙又像一個大家庭,互相″變工\",熱鬧的景象,拔高了勞動的意氣,牛家二兄弟幫大家打窩,而巧珍為大家選苗,二壯負責拉線,劉佳淳添土,這兒是一群人,那邊是一排苗,這人與苗整齊劃一,是最壯觀的農家風景。
水澆地就用水來\"定\"苗,水渠宛若長龍,舞動在這片平坦的地里,\"菜苗\"象是饑渴的水牛,吸納″天水\"如乳汁,飽飲\"大河\"之狂潮。
慢慢地\"菜苗\"長高了,大家將化肥種進了田里,\"菜苗\"就是一級\"食物鏈″,吞吐著營養,散發著幽香,是人類最獨特的美,等待它的是人最需要的是最\"甜蜜\"的生活,人們愛它,因為他種植極其簡單,人們愛它,因為它投資最劃算,人們愛它,因為它收獲最誘人。
二月苗,三月枝,四月花,五月籽。
經過大家的認真載培,甜菜籽豐收在望,看吧!整個田野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像地毯,像織錦,更像一片綠洲般的列兵一樣挺拔的小樹。期望的人們,更希望它們和去年一樣,帶給大家之財富,帶給大家綠色的夢。
三成夏糧收割后,大家在打谷場上匆匆的打場,從而\"顆粒歸倉″,然而收拾好場面,等待著這些\"菜籽\"上場,希望今天有了它們,讓他們的″錢袋子\"鼓起來,讓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紅火。
終于到\"菜籽″收獲的時間,大伙今年\"搭班\"收,從東到西“順流\"而下,全村未外出的青壯年勞動力都集中起來,割的割,捆的捆,提的提,裝的往車上裝,一趟趟來追\"金″捕\"銀″。
這綠色的小樹,點綴著一串串\"珠光寶氣\",凝結成淡綠色的\"名珍″,的確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