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種豆得豆自然成,藍圖再塑景象新
又是一個春節過了,走親串友的人們傳達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祝福。
表哥來了,給爸和媽拜了年,并且帶來了致富的好門道,他說:\"表弟,這幾年菜豇豆的行情一直很好,一元錢一斤一直沒下來過,我建議你今年來種幾畝豇豆,收入一定。我去年六畝賣了三萬。\"
我認準了表兄指給我的道路,便開始認真籌劃起來,今年種四畝麥子,四畝豌豆套油葵,五畝菜豇豆。
春分時節,小麥和豌豆的底肥開施,我趕著家里的一對黃牛開始春耕,大妹跟在后面按耕溝施肥,來來回回間,大妹行動如輕捷的小鹿,化肥底角的一管子像一個神秘的播肥器,把豐田的營養源源不斷注入根底,等待著首先必須的溫飽和經營
。
那年的春是醉人的春,看吧!一排排挺拔的白楊,像站崗的勇士,傲視群雄。而面前的一些垂柳,像秀發女郎,站在淺綠色的地毯上,或動或靜,或笑或顰,或高或低,飄逸的身姿,在風中舞蹈,翩躚的腳步,吸引著別的喬木,松樹郁郁蔥蔥,正直中的豪邁,把春雨吸干,把夏露夢幻,寄思于春苗,夏田就是一個個熱騰騰的饅頭,演繹著農人的夢…
清明前后,菜豇豆開始種植了,我還是鞭\"動″著家里的兩頭牛,沖擊著這一片黃地,細沙騰飛著密塵,染灰了我的額頭,涂黃了我的面龐,吸進了我的口中,朦朧了我的眼睛,添進我的那雙鞋,重重地抬起我的腳,和牛蹄兒一起踏起″四條″路,但是,最終成了一片\"踩\"色的天地。
我愛土地,也愛土地即將產生的\"生靈″。
播種開始,種玉米的白壟和籽壟是一種模式,就是豇豆的株距稍有差別,豇豆的株距是\"恰到一尺\",但是每株的種豆必須在一個\"窩子\"里種四\"槍″,可以防止豆豆重疊,防止\"上吊″從而爛了種子,因而缺苗。
豇豆兩天就生芽,一個星期就出土。
放眼望,一片嫩綠,是一絲濃濃的期盼,我用手撫模著那特別陽光的苗兒,一窩窩上施上一大碗雞糞,用于其中,便是它們賴以豐收的最基本。
水靈靈的莖葉在艷陽下吐絲,綠油油的顏色在風中\"買弄\",我蹲下身,探究著陽光下的\"太陽光″,在不知不覺中吐蕾。
真是神妙的莊稼,在頭水澆過,就不知不覺中長出了豆莢,我愛不釋手地拉著這些\"綠寶\",盼望中的成果已成雛形。
過了三四天,菜豇豆面臨上市。
全家人都提著大大的籃子,開始摘豇豆了,這綠色的線條像初生的\"鱔魚\",在人們的手中游動,細匆匆地趕到\"籃海″里,象花籃中的″綠源\"滋生的美味,將人的希望提高到\"金錢\"的地位,真是太有美意了。
一斤豇豆一元錢,這是人們心中的天價,我們四口人每人每天摘一百斤,就收入四百多元,也真是太富有了。
三四天一茬,放老了就不值錢了,所以這就是\"緊差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