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冬去春來耕作忙,改天換地美風光
又是一年春,春光沐東風。
新人圖新畫,勤勞屬農民。
我和琴商量,決定隨大流,還是種一些菜豇豆,以經濟作物為意志,口糧(小麥)今年不種,這樣一來,三畝豇豆,其余的全種豌豆和油葵,這計劃與布局全是琴的主意,我和她有一種默契,也是一種適當的磨合,用我的一句話可以這樣說:
心琴切切意悠長,兩人相敬如賓郎。夢里原是有緣份,共枕熱心話情腸。
二壯忙于種小麥,他把他的四輪車借給我們耕地,因為琴是駕車高手。
四輪車在地里\"突突\"地高昂的鳴叫,一綹子黃土隨風飄揚,而細綿的土壤呈現在面前,松虛的泥土散散的,懶洋洋地平躺成一面鏡子,等待著激越的\"歌唱\"。
開始播種了,琴牽引著一頭牛,而我扶著播種機,將一斗斗光滑溜圓的豌豆深深地埋在地里。期盼豐收的希望要一定成為我們的目的,老婆決定種兩行(原來是三行),白壟搬\"窄\",這是大個大膽的決定,因為老年人常說:\"隔耬不隔籽\",株距相對\"稠密″了,而油葵由原來的雙行也變為單行,這樣以來,便于后來通風,透光,從而有效的\"光合作用\",因為這樣前無僅有,從而老婆成了\"敢吃螃蟹\"第一人。
豇豆開始種植了,她又講究\"合理密植\",種得相對稀一些,目的縮短采摘周期,給產量\"松綁\",從而\"欲擒故縱\"。
當然二壯哥不信我老婆的\"邪\",和我老婆爭辯,認為她這種種法不\"合理\",肯定會\"減產\",然而,她還是\"我行我素″,笑著對二壯說:\"二壯哥,您瞧著,我們的豌豆,豇豆的產量肯會不減卻會增。\"看上去她很自信,我卻很\"混沌″從而不所知\"措\",只能等待明天的太陽升起,那樣才燦爛無比。
話說我老婆,前些年,初中畢業,就到縣城\"農機配件公司作\"銷售,對農機很是內行,她對我家的農用三輪車,時而調\"氣門間隙\",時而調\"供油時間\",時而調\"剎車\",時而調\"離合\",這樣一來,我家的三農車,能拉能\"扛\",她開起來得心應手,應用自如,像她這樣的\"戰將\",在村子里真是首屈可數,大家對她贊嘆不已。
記得一次,我們去拉些煤,回來的路上,我開著,但是,不小心,開進了滿是泥濘的\"水坑\"里,這三輪車像是掉進泥潭的老牛,動彈不得,并且越陷越深,我開著,油門加得比\"天\"大,可是無濟于事,怎么辦呢?我無可奈何,坐在車上的老婆跳了下來,笑著接過方向盤,首先,掛上了\"3\"檔,接著讓我站在車頭位置,突然見她加足油,猛地松開離合,只見車忽地一抖,便沖出了\"沼澤\",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但不解其中的奧妙,她便笑著說:\"這種情況要高檔,要`橫沖直撞′,低檔再大的油門是不可能慢慢爬出來的!\"
我細細盤算,她說的并不是沒道理。
一次,我們算計看去面粉廠兌一些\"高筋粉\"回來,可是當我們準備好,將小麥裝上車,走了有二百米遠時,車忽然\"嗒嗒\"幾聲后,便銷聲匿跡,又停在那里動彈不得,我爬在車上專心致志的尋找原因,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勞而無獲。
正在我無計可施時,老婆\"出山\"了。她拿出一個\"小尖刀″,左右搖晃,仔細尋找這問題所在。
最終她微笑著,終于尋找了病在何處!
原來是缸頭墊子被\"沖″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騎著摩托車,急匆匆地趕到三十里之外的鄉政府,買回了墊子,坐在車旁仔細地端詳了一會,便又找回了缸頭扳手,并要求我幫忙。
三下五除二,我倆擰開螺絲,再小心翼翼地取下缸頭,仔細鏟除廢墊,隨后換上新墊,墊穩,墊好,便又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終于換好了墊子,最后擰緊一個個螺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