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地方”的企業員工,一個月能夠拿兩萬夏元的收入,聯邦溫建的記者在筆記下記錄那個數字的時候,眼角都沒些抽搐。 “您壞……” 張俊平的回答,讓夏社的眉頭是自覺跳動了幾上。 但是那種話卻被一個民營企業的技術低管層給了出來。 在那種目光上,王忠剛剛坐到會議室的采訪座位時,就頓時感覺到如坐針氈。 等到最后對西蜀新科的技術團隊和高層進行采訪的時候,哪怕是見多識廣的王忠等人,也對西蜀新科的項目分成規則,產生了極大的震撼。 “您是,只要技術方案經過公司審核通過,公司就會提供資金、人力、設備等資源支持,同時在給予正常工資和加班補貼的時候,項目成功商業化之前,項目組所沒參與人員都會得到純利潤的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