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這些技術只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而且我自己也是學習、總結其他資料,才得出來的論調,大家不用當做教科書。
現在汽車領域的消費者早就不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那樣的草莽心態。
車子不僅要會動,還需要單次加油后,行駛距離增加到他們滿意的程度。
并且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們對乘坐汽車的舒適性,汽車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動力性能以及對環境的綠色環保要求,也在讓各家車企的一代代的汽車工程師們,在不斷努力改進、優化發動機技術、減震技術、地盤材料與設計。
比如剛剛我所講的發動機技術當中,為了改善進氣條件,使得發動機內部可燃混合氣體可以更加充分燃燒,本田的VTEC可變氣門配氣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豐田的VVTI智能可變氣門正時、美國通用的DVVT進排氣門可變正時……這些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就是為了獲得更好地空燃比。
而大眾的TFSI分層噴射技術、VSI可變進氣管技術、還有在座幾位應該都熟知的渦輪增壓中冷技術等等技術項目,則是為了讓發動機在保持足夠充沛的動力時,可以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到最小。
甚至汽車廠商們還因為環保和尾氣問題,在排氣管里增加了空氣傳感器、三元催化劑以及廢氣再循環等工業技術。
現在藍星全球的自然環境都在惡化,而且阿美瑞克在某些地方搞事,讓藍星全球工業都陷入了某種對能源的危機意識,甚至阿美瑞克的貨幣,也在這種影響下,和金融危機的輻射傳導下,逐漸與石油等能源捆綁更加深厚。
我相信,未來發達國家企業一定會為了壟斷自己的燃油車技術優勢,做出更多對后來者的惡性聯盟,甚至是更大規模,傳導到更上層,去限制后來企業的發展。
三位或許并不知道,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咱們大夏的一位科學巨匠,就發布了關于未來汽車行業的想法,他認為,未來最好的汽車,肯定是電車,也就是電能這種新能源驅動車子前進的技術。
阿美瑞克的石油儲備多,控制的石油能源地區也多,所以他們對新能源車,并沒有多么看好。而且那些石油巨頭和燃油車巨頭,也不會愿意官方去扶持‘不燒油’的新能源電車。
從零八奧運之年過去后,很多國家與地區的車企都在陸陸續續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項目,但它們也無一例外陷入了發展的深水區。
一家成熟車企,勢必是燃油車領域的人才占據大多數,它們的人脈渠道和資源網絡,也一般都是燃油領域的,所以阻力很大。
不過我個人認為,哪怕未來電動的新能源車,發展再好,它也不可能全部替代燃油車在所有領域的優勢,比如充電資源少的地方、沒有電能的地方,新能源電車都不可能比燃油車好。
所以我認為,我們大夏新科第一步就需要走出混動汽車的路線,不能讓內部工程師按圖索驥。
甚至我都能夠想象得到,只要我們決定走燃油車路線,以后組建的汽車項目部,其內部很多工程師都會提議去其他外資企業購買技術授權和成品,以此來‘規避’很多問題。
誠然,這樣肯定可以讓我們的汽車項目盡快成熟,并且造出產品,但是從根子上,我們就失去了自研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