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墻內墻外都在揮鋤
半導體產業、系統軟件工程產業、智能手機產業以及龐大的家具家電產業,再加上現在的龐大汽車工業,新科集團都用切實的技術支援和跨時代的產品,頂著無數抱怨、罵名,忍受著大夏聯邦本土眾多網友說著什么產能過剩、新企業不值得信任的言論,將曾經霸占高端的西方企業給踢到了一邊。
如果不升級產能,不去做這些高端產業,只做做紡織業、賣賣資源,西方各大傳媒培養的喉舌肯定不會喊產能過剩。
鄭承瀚這幾通電話打完之后的數個小時內,有高校教授眉頭一皺,對校方高層表示:“現在我的項目小組都是國獎和其他大項目,他們肯定不能離開團隊,我只能轉發消息,有想去的,我不會攔,其他的事情就別要求我了,做不到?!?br/>
甚至有高校教授召集自己的心腹弟子,一臉誠懇的表示:“徒兒們,為師不希望你們在咱們宗門即將完成項目的緊要關頭,背棄為師,這次項目完成了之后,咱們共登《Nature》如何?”
也不怪這些高校教授視新科集團的“吃人”要求如洪水猛獸,實在是這些年頭有太多行業同事、優秀弟子去往新科集團就一去不回。
他們在新科集團任職,搞科研賺大錢這也沒有什么,但是對于現在留校任教帶學生們的教授而言,優秀學生都跑了,那他們手上的項目必定會受到影響。
那些笨的本科學生可以去水項目,花不了幾個錢,能出成果就當安慰抽獎。可優秀學生負責的項目,那是真會影響升遷,影響行業地位和榮譽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對于自家老板(導師)的心聲,有學生聽了進去,并且也不想去企業工作,只想在實驗室里面自己鼓搗項目。但是也有學生成了點子王,直接對自家導師提議道:“老師,咱們為什么就不直接整個團隊都和新科集團簽合作項目協議呢?這樣咱們還能夠用到更多資源,也不需要去新科集團工作打卡?!?br/>
“師傅,要不咱們一起去新科集團工作?上次聚會的時候,張師叔都過來邀請過您,聽說他今年又在京兆市的三環買了一套房子,全是項目獎金……咱們團隊這實力要是進了新科集團,最多三年,師兄們也能買一套房,而且我也打聽到,新科集團對高端設備的研發程度已經遠超其他企業和高校,咱們現在進去還能夠學習更高精尖的實際制造技術,不然您這一身能力,豈不是要一直被學校這些普通設備給限制發揮?”
這些年,新科集團養肥了太多科研技術人員,他們的生活轉變、錢包厚度,已經影響了太多行業內部精英。
畢竟,到新科集團工作也并不算“資敵”,并且新科集團的所作所為早就已經在行業內成為了優秀模板。
一邊是校方的培養、大夏聯邦官方的培養和扶持,一邊是一個民營企業的合作邀約,這本來是不需要任何猶豫就能夠做出決定的選擇題,此時卻有部分教授,猶豫了?!?br/>
幾百萬,幾千萬的預算,看似多,但是在高精尖產業,有很多時候,錢是買不來那些被限制的技術、設備、材料的。
而加入新科集團,哪怕不是去和新科集團簽勞務合同,只是去簽一個互助協議,在不變動工作用人單位的情況下,就可以借新科具體澤哥平臺做項目,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西蜀電子科技大學。
前段時間扇了一位海龜教授一巴掌,本人不僅沒有被辭退,反而還在返聘工作的楊老教授,在得到自己學生的消息之后,也通過自己的人脈,召集了一群優秀博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學生。
他雖然年紀已大,但是當他站在講臺的時候,精神頭卻比那些五六十歲的中年教授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