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交流
這也是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在高校就讀時參加了新科集團的合作項目,成功畢業后,大概率都會選擇到新科集團工作的原因之一。
當新科集團高管層與青木大學的這群高管、院士教授們交流的時候,晚宴現場其他高校、企業機構的高管層也在密切注意這兩方人員的神情動態。
京兆大學、西工大、哈工大、西蜀電子科大以及上滬輔旦,這些高校的院士團隊成員當中有不少人頻頻拿出手機,在小群里面聊天。
“這青木大學的團隊真是屬狗皮膏藥的,我看周董擺著假笑都快臉僵了?!?br/>
“說起來,新科集團上個月還給咱們項目組發了好幾十萬的獎金,沒想到老登居然一分不要,把他自己的都拿出來做了補貼。”
“嘖嘖,我看周董都快成人形魅魔了,這群老大都這么頻頻示好的?”
“聽說新科集團以前還主動找過某些大學,想要申請校招企業名額,結果被拒絕了,現在這群人居然還好意思舔著臉上來,果然不愧是能夠爬上來的人物?!?br/>
……
這場晚宴,讓周瑜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情況。
他發現,對于學術圈外的人來說,學術似乎是一個孤獨的職業,但圈中人則了解,研究是極具社交性的。
哪怕是專業領域不在一個大方向的院士教授,很可能在求學階段在同一位導師,甚至是同一家族兄弟的手下當過研究僧。
而且,雖然從千禧年開始,大夏聯邦官方為各大高校提供的資源就在迅猛增加,但是因為高校實力、項目能力不同,享受到的資源也有不少偏差,這也造成了某些領域精英彼此有些許間隙的情況出現。
除此之外,在這個晚宴當中,周瑜現在越發靈敏的聽覺,讓他聽到了很多項目團隊成員的小聲吐槽。
不是增加了工作量,就是畢業要求越來越嚴格。
從周瑜的觀察來看,學術圈內卷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工作量的過度增加。
這些年輕的科研好苗子為了能夠在越來越激烈的項目競爭中脫穎而出,哪怕是喜歡科研的人,也不得不皺著眉頭,違背自己意愿去主動延長工作時間,甚至犧牲個人健康和休閑生活。
“唯論文、唯職稱、唯帽子”的評價導向,雖然讓很多年輕科研精英感到不滿,但為了心中的理想,家人的期待,以及其他原因,還是在堅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