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碳基技術
饒是周瑜不說,他也已經打算這么做。
需要盡快處理、統一想法的事情解決之后,周瑜這才和李賢審離開了實驗室大樓的小辦公室,轉而來到了一個技術會議室。
負責光源項目的高管周潭,半導體光刻膠材料項目負責人楊剛省、晶圓培育項目負責人李明偉,這幾位“老管理”雖然在會議室坐了一會兒,但是當周瑜出現在會議室門口的時候,他們也都立馬站起身來迎接。
數分鐘后。
周瑜坐在主位,看著這些半導體公司軍團項目的高管負責人,神情一頓,說道:“大家這段時間提交上來的方案進展報告,我都有仔細看過,今天之所以叫你們過來,是我個人發現了一些小問題,咱們討論一下……”
雖然周瑜說的是討論,但是像周潭、楊剛省這些老管理卻已經拿出了筆記本,開始做起了筆記。
在經過這些年的磨合和親身經歷之后,他們對自家董事長的頂級智商已經不會做任何懷疑,甚至他們當中不止有一個人假設過,自家董事長說現有技術是錯誤,必須要推倒重來,他們都不會有任何猶豫。
或許是因為現在決定要將新科集團龐大工程師資源能量爆發出來,周瑜并沒有刻意去藏著掖著,一開始就點出了問題所在。
“碳基芯片項目團隊的鄭承夏教授,的確為我們的碳基項目提供了很多技術助力,但是我發現對于碳基芯片的核心材料,比如碳納米管、石墨烯耗材的精度,好像還有些許欠缺。
咱們現在要做的是高性能碳基芯片,而不是普通的那種成果論文產品,所以這些基礎材料的純度必須要再提升一個檔次,%以上的純度,才能夠讓雜質的影響減小。
如果是鄭承夏教授提出的標準,%純度的話,剩下的雜質必定會明顯降低電子遷移率并引發性能不穩定。
當然,鄭承夏教授也是希望不浪費資源,一步步慢慢走,但現在的情況是,咱們要是走慢點,后面的臺積電、韓星電子、德州儀器追上來的話,損失會更大。
要贏,我們就要贏得讓他們知難而退!”
說完這話,周瑜拿起自己面前的平板,開始操作起來。
“我將幾份技術文件發到咱們會議室的共享文件夾,你們自行下載,解鎖需要你們的指紋和工作密碼,除了能夠在這里打開之外,只留下了多余的一個查看地點,那就是你們各自負責的項目研究室,所以你們盡可能在這里看完,有什么問題,我們直接討論。
等到了項目研究室,那就是最后的環節。”
《高純度碳納米化學氣相沉積優化制備》、《利用管與石墨烯的復合層,碳材料低溫加工特性混合開發集成技術》、《碳基芯片抗氧化封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