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他勸了,老板不聽
干這一行,蘇筠對八九十年代的稿費水平還是知道的。
八十年代,稿費沒有所謂的版稅結算。大部分作者的稿費都只在千字6至20元。
莫言大大的小說《春夜雨霏霏》,當時也只得了72塊的稿費。
去年這個時候,稿費提升到千字10至40元。
去年年底,著作權法通過,承認文學作品的商品化功能。
稿酬的支付方式有了用版稅的方式計算。
各種雜志給作者的價格,也有突破千字百元大關的。
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本十幾二十萬的小說,定價的也就是兩三塊,三五塊。
按版稅結算,一本2塊錢的書,最頂尖的作者,也只能拿到2毛錢。
就像《平凡的世界》,在這個時期,也不過只拿到了三萬的稿費。
對于,百元工資的人來說,這當然很多。
對被賀珩之拉高了眼光,時時刻刻惦記著干大事的蘇筠來說,就有點不夠看了。
但,此時,看到手頭上這些雜志,小說,蘇筠才意識到。
她真是過分局限自己的眼光。
現在報紙銷量大的香江,雜志小說銷量高的彎彎,都應該是她可以考慮的投稿地啊!
她又不是曾經摳摳搜搜,沒錢沒渠道的普通小作者!
她可是,還占著香江賀家七少,少奶奶的位置。
還有一臺聯網的電腦,可以給彎彎,給香江郵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