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清山
少年掃干凈庭院便出了門,自家門檐外邊也掛著門牌,刻的是“云程發軔,喜慶福來”八個字,是其父手作,自打少年十歲那年掛上去就沒再換過了。
少年一一把木牌掛在巷子里另外十七戶人家門口,作為自己的臨別禮物。
今夜,他便要離開鎮子,三年五載內,怕是都回不來了。
少年在自家屋子里留了一封信,是給這些街坊鄰居的,信里說的清楚,要是自己拜入了仙山,那必然要等學有所成才能下山探親,要是入不了仙山,便出去游學,讀了萬卷書,自然是要去行萬里路。
少年踏著光溜的石板街道逐漸遠離青瓦巷,逐漸遠離樟香鎮,心里亦有不舍。
他在樟香鎮中長大,卻不是當地人所生。他本是棄嬰,在他半歲時,被一個墊著老棉布的農家竹籃裝著,送到了樟香鎮青瓦巷的第一戶人家,程廷賢先生的宅子。
程廷賢是樟香鎮上的教書先生,外地來客,也曾當過一地的父母官。先生明經好道,辭官后便帶著夫人來到三清山腳下定居。伉儷情深,雖無子,程先生也從未納妾,夫婦二人性格灑脫,非同凡人,年到花甲膝下空空也不曾收養過子女。
直到十五年前,夫妻兩定居樟香鎮,閑來無事便為鎮子上的孩子啟蒙,附近村民把孩子送來也是來者不拒,先生學究天人,學識是當地老夫子遠不能及的,于是名聲漸盛。
如此兩年后的一天,門前忽然多了一個孩子,夫妻兩認為或是天意,便收留了下來。
先生好道,為其取名云氣,取自南方武夷山內丹道上仙白玉蟾的詩句:
“飄然乘云氣,俯首視世寰。”
程云氣十一歲那年,老夫人因先天體虛、臟腑衰竭而辭世,老夫人能年過古稀,實在是因為程先生精心照顧的緣故。
老夫人辭世一個月后,程先生因思念成疾緊隨著去了,只給程云氣留下了一座宅子,以及滿鎮的人情。
而云氣之所以選擇今晚離去,起因是毓秀山正月里傳出消息,說三清仙山里有位仙長準備收徒,只有一個名額,要在谷雨這天考試。
三清仙山收徒方式奇特,不像劍宗那般師傅滿天下尋徒兒,又要問劍又要問心的,也不像龍虎山那般幾百年開一次山門,立下百十道關卡的。
三清仙山通過毓秀山向香客們提供一種導引養生術,叫通脈伸經功,不要錢,尋常人拿到若日日按圖鍛煉不輟,便有調養氣血、補益臟腑、通經活絡之效。若是有天賦異稟之人,還能在身子里養出一股清氣來,有辟毒祛病的妙效。
仙山收徒的首要條件便是具備這股清氣,其次年紀還不得超過十六周歲,都滿足的才可以去仙山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