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成也人道氣運 敗也人道氣運(求訂閱)
再加上如今賑災各地所需。
早已讓乾國運朝的人道氣運衰落到了極點,根本無力支撐乾國大軍繼續南下開拓戰爭,收復燕國南面疆土、城池。
如今最該做的,一方面就是積極賑災、救援內部,穩定人心、恢復人道氣運;另一方面,則是將燕國北地疆土盡數消化、納入乾國運朝掌控之中,從而蘊生更多的人道氣運,增長乾國運朝人道氣運的總數與根基。
畢竟,此前因為晉國大軍迅速北上,乾國為了更快的吞并燕國北地,尤其是拿下有著‘空艦鑄造基地’的襄平城,并沒有將燕國北地所有的城池、疆土都立下‘人道靈鼎’。
而只是在一些主要城池,以及似襄平城這樣,位于與晉國大軍交手的前線,立下‘人道靈鼎’。
但在這些前線后方,燕國北地遼闊疆土之上,還有著大量的城池、疆土,沒有完成‘人道立鼎’,沒有將這些城池、疆土、以及其上的人口、修士等,都納入乾國運朝中來。
如今,隨著晉國戰敗退去,乾國外部危機暫時解除,而內部卻緊缺人道氣運,自然是要趁機迅速將這些還未立鼎的城池、疆土都完成‘人道立鼎’、完成消化。
這樣,還能夠從這些新‘立鼎’的燕國城池、疆土之上,獲取更多的人道氣運,用于迅速彌補乾國運朝內部如今正緊缺的‘人道氣運’,可謂是一舉多得。
雖然,這些城池、疆土上的人民、修士,原本都是歸屬于燕國。
即便是乾國進行‘人道立鼎’之后,這些城池、疆土上的百姓、修士等,也不會立刻全都歸心于乾國。
但是,至少不會抱有敵意,便能夠蘊生部分的人道氣運。
而燕國北部疆土,其面積不下于乾國一半之地,其人口更是幾乎與乾國相當。
畢竟,燕國立國、發展數千年,作為七雄諸侯國也有近千年的歷史,其境內雖處北地,地形卻是以高地、平原為主,頗為適合人類生存、發展。
在這數千年發展之下,自然是早已繁衍大量的人口,遠超發展不過兩百年左右的乾國。
這還是因為,如今的燕國被一分為二,南部大量的疆土、百姓、修士等,都被晉國吞并;乾國只是吞并了北部疆土,及其中百姓、修士等。
所以,人口數量只是與乾國差不多。
而若是乾國吞并整個燕國,將燕國所有人口、百姓、修士等都盡數納入乾國運朝之中,其人口數量還將超過乾國近一倍,其能夠蘊生的人道氣運自然也是海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