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子午古道
例如,那次出事后,他一開始判斷那伙強人是一個大的陰謀的一部分,但經過仔細盤問,好像排除了這樣的可能。但他對自己地判斷缺乏信心。
如若是傅生在,他肯定是找傅生討主意。當然,更可能是和傅生一起對人犯進行盤問。但是,傅生不在,燕濤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位事主隨從。
隨從認真地聽了他的想法后,完全肯定了燕濤的判斷,他才做出最終的決斷。
燕濤又聽過多次事主叫隨從五爺,他已經斷定,這隨從肯定是十幾年前的那位故人。但隨從自己不說,肯定有難言之隱,燕濤也故作不知,仍一口一個客官地叫著。但在心底,燕濤已經把事主隨從視為自己的知己。
而隨從對他稱呼到是沒變,和十幾年前一樣,一直叫他燕老鏢頭。沒事的時候,燕濤也喜歡和隨從談天說地。燕濤本來是個見多識廣的人,但和這位隨從在一起,卻顯得有些孤陋寡聞。從隨從這里,燕濤聽到了許多過去自己聞所未聞的江湖軼事。
這里是我華夏中部南方北方的分界地,南側是長江水系,北側是黃河水系。一山之隔,氣溫冷熱的差別很大。南側的河,冬天河水是不凍的,北側的河,冬天的河水是凍的。
此時,鏢隊正行進在子午古道上。
“燕老鏢頭,這地方您來過嗎?”和燕濤騎馬并行的事主隨從問。
燕濤搖了搖頭,“客官,您來過吧?”
“在這一帶住過幾年。”隨從點點頭說。他瞇起眼睛看向前方,好像在追憶往事。
“這一次是舊地重游還是看望故人?”燕濤想借機多了解一些事主和隨從的事。
隨從搖了搖頭,沉吟了好半天,答:“這里是我們地傷心之地。”說完,神色黯然,好像勾起了傷心事,變得沉默不語了。
隨從這里的“我們”是不是包括事主呢?燕濤本來還想再問些什么,但看隨從的神情,還是就此打住。看自己隨口一問,引發了對方的傷心和不快,燕濤討了個無趣,也很后悔,他想轉移話題。
“這條路為什么叫子午道呢?”燕濤問。
“子午古道系古代長安通往漢中、安康及巴蜀的驛道。因穿越子午谷,且從長安南行開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此道開辟于秦代,東漢王升《石門頌》稱:“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秦末劉項相爭,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所行即子午道。”事主隨從知道得還真多。
“聽說這條路還有一個名字?”燕濤又問。
“是的,叫荔枝路,源于唐明皇為給楊貴妃吃荔枝修過這條路,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快馬從這條路運往長安的。”事主隨從回答。
“聽說唐明皇為了保住皇位,賜死楊貴妃的地方也離這不遠?”燕濤接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