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企業家和尋租者
在車上的時候,楊定邦問了那份建議書的很多問題,幾乎是詳盡的問了一遍。
陳陽也都是對答如流,能說得有理有據。
兩個人一番交談下來,都明白了,對方是下過一定功夫了。
陳陽寫的長達十五頁的建議書,楊定邦昨天才拿到的,他僅僅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找到了重點和方向,問的問題全都直指核心。
而楊定邦心中更是驚奇,陳陽有見識也就算了,但是這份建議書,涉及一個省發展的方方面面。
楊定邦覺得就算是宋為民和陳國梁都不見得能寫出如此高瞻遠矚,又高水平的內容來。
因為這需要對一個省的資源、經濟和環境等等有深入的了解,還有大量的數據支撐才能寫的出來。
楊定邦覺得就算他找人來寫,也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進行詳細的調研。
這也是為什么楊定邦一開始根本不敢相信這是陳陽能寫出來的東西,所以才親自去喊陳陽起床,確認這件事。
這一路聊下來,楊定邦總算是徹底相信了,這東西真的是陳陽寫的。
“楊爺爺,江南省去年310多億的財政收入,工商稅收就占了220億,比重高達70%。
而這220億當中,全省的國企又貢獻了超過100億,快要接近一半的比例了。
這種情況絕對是不正常的,會抑制民營企業的發展。”
楊定邦微微頷首,“這個問題省里面早就注意到了,接下來省政府的工作重點就是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
你建議書上面所說的,打造光電子信息領域的產業集群,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思路。
江南本來在這方面的技術本來就位于全國領先水平,即便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競爭力。
圍繞這個領域進行產業布局,不只能夠拉動經濟,還能擴大出口。
其實不止你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已經有不少學者給省政府這邊提過建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