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路線敲定
楚天秀琢磨一番之后,倒也默認了李靖的選擇似乎更好一些,不過預攻高麗,先攻東瀛,怎么也是平添了幾分變數,他卻要看看李靖的想法如何。
“東瀛的變數其實不重要!他們的水軍太差了,若是我了解到的軍情無差,東瀛其實一直困于孤島之上,并無良舟大船,更不善于水戰,哪怕東瀛能發動十萬大軍,我軍也能反掌滅之,甚至可以讓其成為我軍水師練兵時的靶子。”李靖胸有成竹的說道。
他這話一說出口之后,楚天秀倒是醒悟了不少。或許是因為前世記憶的緣故,他的身上也有些“知見障”,莫名的把那個島國憑空高看了幾分。
在這個時代,如同高句麗,百濟,新羅這樣陸地大國,方才有發展和壯大的空間,而如同東瀛這樣的海上國家,那真都是被欺負的對象,不說百濟,新羅這兩個國家,就連百濟,新羅的海盜都經常會襲擾,攻擊東瀛的對馬島,乃至于更遠些九州,本島。
這種局面幾乎一直持續到了三四十年后,東瀛派遣的遣隋史,遣唐史從中原那里吸收了大量的文明精華,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大化改新,國力漸漸強盛之后,方才讓東瀛的大名緩了口氣,有能力反攻百濟,新羅。
說到這里的時候,一旁的虛行之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卻又補充道:“李將軍所言甚是,而且如今東瀛的太子豐聰耳銳意改革,權臣蘇我馬子卻因循守舊,彼此爭斗不休,若我軍給東瀛一個教訓之后,再許以重金賄賂,甚至都能與其約為同盟,共抗高麗。”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過去的日子里,虛行之不僅瘋狂的讓人搜羅高句麗的情報資料,也搜羅百濟,新羅,東瀛等相關小國國力,軍力,以及政治風俗。
虧得如此,這兩人方才在自己思索之后,直接交給楚天秀這么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苦心孤詣,似危實安的想法跟方案。
也罷,那就如此吧!
楚天秀新生決議之后,照著這張地圖看一看之后,隨手指向了沙盤上面的一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島,開口詢問道:
“若是如你所言的話,那么我怕是還顯得把琉球拿下來,否則想要從夷州出兵對馬,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一次李靖倒是回復的更干脆了:
“琉球不過是撮爾小國,滅之甚易。若是拿下此國,那么東溟派自然也會納入我軍麾下,成為我軍的主力。”
李靖的這個想法倒是更加的干脆,一旦在戰爭開始之際,如同百濟,新羅,東瀛這般有些家底的國家,能拉攏自然要盡量拉攏,拉攏不行再大,而如同耽羅,琉球這樣的小國,那就隨意處置了。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哪怕東溟派在大隋國內名聲顯著,乃是大隋朝廷下最大的私人武器上,跟四大門閥勢力交情都不算差,也稱得上是一流的江湖幫派。可是當琉球國被自己大軍壓境之時,區區一個江湖幫派所能起到的作用,卻是著實有限,也就只能隨波逐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