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是人人平等嗎?
樂手們坐齊后,只見一名歌姬登臺,站在眾樂器前面。
周立寒的聲部是歌曲最先開始的。
她做了一個深呼吸,手指夾握緊音錘,努力控制自己那揮刀射箭殺人從未抖過的雙手盡量不抖,穩(wěn)當(dāng)當(dāng)又力度恰當(dāng)?shù)厍孟虑白嘁贿B串的音。
這個前奏有點模仿敲鐘磬的意思,不知道長公主為什么要選顫音鋼片琴甚至是什么羽管鍵琴來模仿,這些樂器雖然同樣有敲擊金屬感,但遠遠不及鐘磬之音的深沉肅穆,更與這曲的厚重歌詞格格不入……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是《猗蘭操》!”有文人驚呼起來,“歌詞是孔夫子的《猗蘭操》!但好像也不全是流傳下來的原文,一定是長公主殿下改編的!”
有音律愛好者也驚呼:“這個曲調(diào)也是聞所未聞,但不乏流傳下來的《琴操》之韻,妙哉妙哉!”
有項娉華的忠粉還驚呼:“之前誰說長公主殿下作的歌曲無韻無體?臉疼不疼啊?”
也有持保留態(tài)度的文人雅士提出異議:“六把樂器幾乎都在重復(fù)唱詞的主旋律,就算七弦琴和中阮進行了‘和聲’的發(fā)揮,聽起來也還是并不太和諧動聽。”
“你沒帶耳朵啊?聽不出后面顫音琴有一條單獨的旋律么?其聲空靈余音縈繞,正如幽幽空谷之蘭,那才是此曲的點睛之筆!”
“非也,我以為顫音琴才是此曲編排之?dāng)」P所在,《猗蘭操》乃君子之傷,怎可用如此輕巧之音加以描繪?”
“這樂手敲的是好,就是加在這歌曲里不太好……”
“反正此曲之主旋律悠揚就行了,再說填詞才是真正的點睛之筆:文王夢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其芳!不愧是娉華長公主所作之詞,這大氣磅礴,蕩氣回腸……”
角落桌邊,周庭霄和韓馗也全神貫注聽完。
雖然不是很想承認(rèn),但在項娉華這邊周庭霄還是有傾向的:“這調(diào)子我確實沒聽過,但詞我真聽陳姐姐在巖城唱過。,”
韓馗揚眉:“怪不得我總覺得是長公主仿抄陳樂師,原來果真如此。”
“陳姐姐估計會說這詞也不是她寫的。”周庭霄撇撇嘴,“如果是,她一定會強調(diào)很多遍那是她自己寫的,明示我們快點夸她有多厲害。”
韓馗笑了:“有這回事?如此說來,我倒是對陳樂師更欣賞好奇幾分了,雖身為女子,卻能如此君子坦蕩,著實可敬可愛。能有這般格局胸懷,只怕她自己的作品也不會差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