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明爭暗斗
白勞易,白勞易……如果說伊東祐亨,東鄉平八郎,坪井航三之輩是日后北洋海軍的直接對手,那么這個白勞易就是站在聯合艦隊背后的人,因為日后對方陣中的主力艦松島、嚴島和橋立皆出自此君之手。這三艘以東瀛三處著名風景命名的姊妹艦,更多時候被習慣合稱為三景艦,當初就是日本為擊沉北洋水師的定遠和鎮遠而特意設計建造出來,而它們的設計師就是白勞易。
“賢弟怎么了?”見瞿朗在兀自出神地喃喃自語,鄧世昌很是關切地問。
“哦,沒什么。”瞿朗轉而向懷特,作了一個標準的揖禮。
“我們真心誠意向懷特先生討教,還有許多問題還沒有問呢……”
“為什么不呢?不過討教談不上,就當作同道中人一起討論吧。”懷特欣然應允。
“嗚嗚......”幾聲汽笛音自窗戶飄入,大概是停泊在此處港口的軍艦在進行夜間打靶訓練。
只見劉步蟾他們幾個匆匆結束和格倫威爾爵士們的談話,快步走到瞿朗二人身前,臉上俱是憂心忡忡的樣子。
“世昌,瞿朗,方才的交談之中,我們無意間聽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日本人的使團不日前結束了對英國的訪問,有消息證實,他們向SamudaBros船廠訂購一艘鐵甲艦的事情已經敲定,假若這艘船的性能優良,不排除追加訂單的可能。”
劉步蟾還未說完,林永生急忙從旁補充道。
“日本人要訂購的這條艦的具體技術參數,目前只知道排水量會超過3500噸,動力方面計劃安裝二座蒸汽機,雙軸推進,火力方面極有可能配備240mm20倍徑的克虜伯炮,以時下主流的裝甲圍壁作為艦只的主防護,然后將主炮安置于裝甲圍壁當中。”
瞿朗腦子飛轉,在記憶數據庫里快速這么一搜索,從這些被披露的數據還有時間上來推算,那應當就是19世紀70年代在亞洲首屈一指的鐵甲艦“扶桑”號,為日本從英國訂購。想當年,這個噸位當時日本自己還造不了,只得進口,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的幾年終于改觀,甲午戰后更是利用到手的巨額賠款瘋狂發育,除了積極外購軍艦,本國也逐漸能夠自行建造中大噸位的鐵甲艦充實聯合艦隊陣容。
靠著這些家當和小日子與生俱來的賭徒心態,竟然在十年后的日俄戰爭中又打敗了比自己強壯數倍的“北極熊”。對馬海戰,那個對聯合艦隊極其不利的敵前U形轉彎,繞了大半個地球而來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集火射擊愣是打輸了,只能說小日子的狗屎運實在太好。掛著旭日旗的艦隊從此極度膨脹,真的以為在天照大神佑護下自己戰無不勝了,直到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爭才把他們打回原形。
所以這又是一樁讓人唏噓和倍感惋惜的事,原本隨著福州船政局的興起,19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中國自造艦艇以每年平均三艘的速度遙遙領先于同期的日本。而正是有了這些硬實力的保障,在處置1874年日本侵臺事件時,清廷才能底氣十足派遣沈葆楨率船政艦隊馳援。可是種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之后十年福州船政的發展陷于停滯,不幸被日本不斷迫近和超越。
“此事,我等亟須電呈國內,好讓朝廷早做應對。”眾人一起稱諾。
不管如何,在歷史的航船行駛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之時,東亞兩個近鄰間的國家競爭業已悄然開始,事實不止一次地證明,初時的領先不能說明任何,唯有笑到最后才夢笑得最好。
那么,就讓我這個天選穿越者做些什么,來讓這場明爭暗斗更加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