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大火
一時間,為著人選之事殿中大臣又吵成了一鍋粥。其中不乏有人想與誰掙個高下證明自己的思慮更為周全妥當。
霍瑾宸已經見怪不怪,手指輕輕挑了腰間同心結玉佩的綴穗將其弄齊整,依舊站的端正。
“父皇,兒臣以為賢皇叔曾替父皇南巡,對建州一帶了解頗深,皇叔又有軍功在身定能服眾?!?br/>
今日來的人齊,雖不是上朝,但身居要職的大臣幾乎都來了勤政殿議事。只晉王身子不好從不參與朝政,哪怕是七皇子八皇子今日也到了這里。
豫王一番提議倒是讓身側的燕王及七八皇子將目光落在他身上。
豫王平日里鮮少在朝政大事上給出自己的見解,今日倒是反常。
頓時,殿中靜了下來,沉默片刻又有小聲議論,好幾位官員連連點頭贊同豫王的提議。
太子自然是不能隨意出京,方才倒是也有幾位大臣提及燕王與賢王究竟誰更為合適走這一趟。
皇室宗親前往到底能夠安撫民心。
加之此次傷亡眾多,一場火災影響了多少民計民生,另有需要派出一位處事公允之人詳查背后原由,涉及官員該議罪的也要議罪,事情一件接著一件,都不能大意。
此時的賢王聽了豫王之言也連忙站了出來。
“陛下,臣熟知建州,若陛下允準,臣愿再走這一趟。南俞意味不明,大徵內更是要使百姓安定才可抵御外敵,查清此事,義不容辭。”
建和帝思慮許久點了點頭,“賢王所言甚是。”
賢王辦事穩妥,南巡時遇上了幾件案子也都辦的極妥帖。
豫王舉薦他也是尋常。
派遣之人需為建和帝信任之人,要說先前太子遇刺一事建和帝到底還是沒能全然放心得下燕王辦這件事。
民間百姓談及皇帝諸位皇子時除了稱贊太子之人,也有不少人贊燕王能力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