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寧長壽病了
第三十五章
寧老秀才讀了一輩子書,拿了一輩子毛筆,本就五谷不分四體不勤,如今又上了年紀了,動輒便會扭了脖子閃了腰。寧老太太一貫是不讓他下地的。
寧仲濟的胳膊不方便,只能做一些邊角活計。
除此以外,寧張氏、寧程氏、寧三頭、寧四頭都只能算半個勞動力。因而寧家每年秋收主力只有寧叔濟與寧大頭、寧二頭兩個半大小子。
和村里其他人家比起來,寧家人手實在不夠。
因知曉家里人丁單薄,每年到了秋收時節,寧季都會從鎮上學堂請假回家,下地干活趕秋收。
寧老太太搖頭道:“馬上老四就要院試了。過了這一個關卡,他以后就是秀才了。這孩子一向聽話懂事,如今正不知如何下苦工努力呢。咱們幫不了他太多,便只能不給他添麻煩。”
“我一早就讓小五帶了信,囑咐他今年秋收不必回來了。”
一齊相處這么多年,寧季品行學識秉性,寧家上上下下都是清楚,當下都只是贊同地點頭。
寧叔濟道:“娘說得對,老四讀書考秀才更重要。田里這些活計咱們干就是了,哪兒能年年都麻煩他從學堂請假。”
寧張氏忍不住開口道:“娘,今年大伯家沒說派人來幫忙嗎?”
寧大伯指的是寧老秀才的親哥,住在隔壁大嶺村的寧長壽。
與寧老秀才一家人丁單薄,兒孫命運多舛不同,寧長壽自從與寧老秀才分家后,日子就一直過得不錯。
尋了鄰村一個姑娘成親后,他一連生了六個兒子,每個兒子又生了三四個兒子,算得上村里人丁頂興旺的家庭了。
家里上下都能當壯勞動力使,每年秋收對寧長壽家并非難事,總是村里完成得又快又好的。
因記掛著自家弟弟,每年寧長壽還會打發兩三個家中小輩,來寧老秀才家幫忙趕秋時。
這些年寧老秀才家多虧了寧長壽家幫忙,才有膽量攬下這些畝地,將糧食安安穩穩地收入倉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