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全國商會網
是的,物資!
雖然出發時看起來頗為魯莽與沖動,但蜜寶當然不是頭腦一熱,赤手空拳就帶了一張嘴來救災了。
早在沿途一路上,她便安排了各處物資調動。
這八年跟著寧老秀才四處奔走為地方官,蜜寶當然也沒有純閑著。
擁有著能趨利避害的本能和好運道,她在行商上是頗為有一些門道的,再加上寧老秀才地方官身份的庇護,與長公主殿下的暗中支持,她只用了四年時間就積累下了一份令官家都咋舌的財富。
雖然年少時頗吃了些苦,但到了寧家后,蜜寶就沒怎么過過苦日子,自然對金錢沒有太大囤積與占有欲。
相比于做一個坐擁萬千錢財的守財奴,她更傾向于用這些錢做些實際的事。
這頭一件便是買下了京郊莊子的地,全力支持著沈一闊、寧二頭與寧季研究出了新農具與高效化肥,第二件便是整合了過去散步各地的商會,利用四通八達的大運河溝通,成立了一個能溝通全國的大商會。
“其諢哥哥還記得以前的黃家嗎?”一路疾行在去往渠縣的路上,蜜寶與周其諢解釋著,“他家的女兒還在沈先生的私塾里讀過幾年書,與其諢哥哥同齡,當時總愛粘著其諢哥哥呢。”
提起了從前的事,周其諢有幾分恍然。
他當然記得,那一段與蜜寶朝夕相處的歲月里,每一個最細微的細節后來都被他在汴京城輾轉反側地回味過了無數遍。
因而哪怕并不喜黃君侯,周其諢也是記得她的存在的。
并未展露心中情緒,他只作尋常地道:“是喚作黃君侯的女孩吧,后來隨父親回了汴京城,在汴京城的官學讀了書后,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她了。”
“聽說后來黃尚書得了官家的不喜,仕途走得十分的不順,幾年后還被人告發了暗地里販私鹽,被官家狠狠懲治了一番,判了一個全家流放三千里,尚書府短短幾年就迅速敗落了,她家一向是依附著黃尚書府生活的,后來結果應當也不大好吧。”
蜜寶點頭道:“黃君侯的結局的確不大好。黃尚書府一倒后,黃地主家自然而然就倒了,闔家與黃尚書府家人一齊被判了流放,多年積累的家產也被充了公……”
“在流放當年的路上,黃家人遇上了麻風病盛行,體弱年幼的黃君侯就這么沒了……”
這在醫藥條件不好的大慶朝屬實是很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