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脫因受命征高麗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大都。
“好啊,好啊,柏木兒,果然不負期望,將那逆臣活捉了啊。”朝堂之上,元順帝當著眾人的面將這個功績念給眾人聽。
丞相慶童,站了出來,說道:“上將軍乃真良將矣,高麗國王背叛大元,如今已被俘虜,臣建議另立高麗王。”慶童乃是主戰派,被帖木兒推上丞相的位置,但慶童并不喜歡帖木兒的行為,他也是保皇一派,若不是元順帝太過懦弱,他也不至于投至帖木兒門下。
元順帝早就和奇皇后商議過,要重立高麗王的事情,奇皇后的意思是立他的侄子為高麗王,元順帝也有在中京修建行宮的意思,戰是不順他便可以到高麗避禍,原先他也是想到北庭和林去的,后來奇皇后說,漠北苦寒哪有高麗中京好,元順帝想著多一條后路也不錯,剛要說話,就有一人站了出來。
“陛下,高麗倭寇不斷,先次有背叛之例,須得選一良將忠臣。”御史中丞滿川躬身出班說道,元順帝也覺得正是如此,但這良將,大元此是能叫將的十個手指都數的過來,派誰去都是不愿意的,元順帝也是問道:“卿等覺得誰人適合啊?”御史中丞張康伯站了出來說道:“臣下覺得北庭王之弟脫因帖木兒是一良才。”他這一說話,剛剛想要舉薦的人都收回了剛邁出去的半只腳,這些人怎么敢和北庭王唱反調。
“陛下,臣覺得,立脫因帖木兒為王為之尚早,高麗如今動蕩不安,臣下還聽說叛賊已經從海上朝著高麗而去了。”說話的人是大都總管丁敬可,暫管大都的守軍和禁軍,有什么消息他第一個知道。
元順帝心里微微一驚,這義軍是真要滅他這個皇帝啊,這時又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是平章撲賽因,說道:“陛下,如今北庭王暫不能北顧,柏木兒將軍也得回來暫管禁軍,拱衛陛下,高麗就如丞相所說,讓脫因前去罷。”元順帝有點顧慮,說道:“那士兵從何而來?”眾人也是一陣沉默,大元此是已經是無兵可調了,各地鄉軍,輔軍都被調光了,原大都有百萬余鄉軍,都被元順帝敗光了,如今只有帖木兒手下二十五萬人馬,如今看守著中書省的門戶,當然不可輕動,當然了元順帝也調不動。
“陛下,我有一計。”平章郭允中站出來說道,這些人都是帖木兒皇太子一派的人,元順帝說道:“卿說來,若是調北庭王的軍隊那邊不必說了。”郭允中躬身一禮,說道:“陛下,那高麗曾數次派兵入元,為非作歹,自從北庭王南下之后這些高麗軍已經都押解大都,足有三萬余,這次柏木兒將軍也俘虜了四萬高麗軍,這便是無中生有。”
元順帝威怒,道:“你...高麗人怎可能掉頭反攻自己人?”,郭允中未說話,慶童躬身一禮說道:“陛下,此計乃是沒辦法才使得的計策,能不能成,全看脫因是否有北庭王的才華了,當然這支大軍全是高麗人未免太過風險,將柏木兒的三萬牧民也交給脫因。”元順帝也是無奈點頭,說道:“只能如此,北庭王也和朕說過,其弟頗有尚武之風,想來也是不錯的,趙伯顏去找脫因帖木兒來。”趙伯顏乃是元順帝的宦官內侍,趙伯顏應聲而去。
王爺府。
七王爺安圖正在院內練劍,隨手拔出佩劍挽了個劍花,就開始隨著下人的笛音開始運劍,只見略微顯舊的五彩繩劍穗在劍風中急速翻轉,骨節分明的手運轉著劍鋒。
脫因帖木兒也在練著劍法,安圖是慢悠悠,頗有韻味,脫因則是招招狠戾,少年身穿制式勁衣,手持一柄精鋼劍騰轉挪移,劍光閃閃。
也許是錯覺,也許是環境的關系,少年的劍勢透露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孤傲氣質,明明站在你眼前,卻又仿佛在很遠的孤峰上,那種難以把握的距離幾欲讓人吐血。
連環七劍過去,少年目光如電,穿破虛空,身形猛然躍起,如同從高峰上凌空撲殺而下,只見劍光一閃,對面的石桌上被劃出一道深三寸,長三尺的可怕劍痕,干凈利落,狠辣無情。
脫因所習乃是道家內功,全真的純陽功,大都的全真派掌門‘自愿’教給脫因的,安圖看著自己小兒子劍法如此凌厲,說道:“脫因啊,道家功夫不講究狠戾,是講究意境。”脫因收劍站定說道:“哦?爹,那牛鼻子老道給我演示便是如此狠戾啊。”安圖雖然不會武功,卻是對佛道都有了解,說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語,是老子思想精華之所在。所謂‘法’是效法、學習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根本在于無為.德行.自然。”
脫因接著說道:“你哥哥的功夫,看似硬橋硬馬,其實剛柔并濟,內外皆修,在我看來那藏家功夫卻是不如道家功夫的,藏家功夫雖然也講究了剛柔并濟,卻也不如道家功夫精深,五行八卦陰陽五行這是其他功夫所缺少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