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第六代戰機具備的特征有;隱身性能大大高于第五代并且幾乎是全方位的,在亞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等不同飛行狀態下均可高效飛行,具有光、電、微波以及無源等齊全傳感器融合及高靈敏的環境感知系統,可有人駕駛也可以無人駕駛。
當大家乘坐的直升機飛到了航母的上空時,沒有一個人認出這是陰軍的航母。
看那戰機,也是這個世界第一次出現的新型戰機。
航空母艦到港時,有系統屏蔽了天上的衛星探查。所以,沒有人知道江島已經有了航空母艦戰斗群。
戰斗群中的五艘配艦與一艘供給艦都有人上艦,開始了訓練。
而那只核潛艇,由系統進行了改造。
關于核潛艇,各國沒有具體和明確的標準。但米、熊等海軍強國的核潛艇大致經歷的四代:
第一代核潛艇,比如米國的“跳魚”級,其特點是單軸、水滴型外觀,航速較高。大熊的N級,其特點是雙堆、雙軸、雙槳;采用雙殼體,儲備浮力大。
第二代核潛艇,比如米國的“長尾鯊”級,其特點是不再追求高航速,并采用減震和降噪措施,增大潛深和聲吶探測距離。大熊的V級,其特點是對第一代核潛艇反應堆進行了改進。采用單軸,仿水滴型設計,極大的提高了航速和潛深。
第三代核潛艇,比如米國的“洛杉磯”級,其特點是采用拉長水滴型,小指揮臺外殼,大艙制設計,提高艙室容積,降低航行阻力。采用7葉大側斜螺旋槳和敷設消音瓦的措施,使得隱身能力大為提高。裝備大孔徑聲吶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作戰能力大增。大熊第三代核潛艇的技術嚴格保密,除了某些公開的資料顯示,其在降噪和隱身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之外,其它的信息披露不多。
第四代核潛艇,比如米國的“弗吉尼亞”級,其特點是在保持隱身性能的基礎上,采取模塊化設計。航速和潛深在第三代基礎上有所下降。大熊的“北德文斯克”級、“北風之神”級等。
而江島修復改進后的核潛艇,達到了第五代。
第五代核潛艇排水量為1.3萬噸,其mace為鋯石高超音速導彈,將成為江島未來海上戰略核打擊的中堅力量。
船體是雙殼結構。
江島的一萬噸級核潛艇的雙殼非常堅固,至少需要3枚mk-46重型魚雷才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