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路見不平
內退人員的工資待遇按內退時比例同比例提高基本工資。
科室收入的構成也進行了詳細規定和調整。臨床科室收入組成為,藥品收入的25%,輔助檢查收入的30%,其中5%核算到個人,手術費的60%,這其中不包括專家手術費,治療收入,護理收入,床位收入,材料收入的100%。
手術室∶手術材料費的100%加上手術費的40%。麻醉科∶麻醉費的100%加麻醉材料費的100%以及藥品費的25%。
輔檢科室收入為各輔助檢查收入的70%。績效改為二級核算制,一級核算由醫院核算到科室,二級核算由各科室主任、護士長核算到個人。
這份文件的宣布意味著以后醫院的收入會兩極分化,科主任診療組長,中層干部收入都會有所增加,但是級別較低的醫護人員收入不增反退。
有編制的人員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沒有編制的合同制工作人員收入影響較大。
不得不說趙飛揚在管理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想要長興穩定發展,就必須先穩住長興的骨干力量,必須先保證這些人的核心利益。
當然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是那些反對的聲音畢竟太過微弱,長興的主力骨干都
是有編制的人員,只要穩住他們,其他的合同制員工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趙飛揚同時也對領導層的年薪進行了公示,他個人年薪達到了一百萬,這還是他主動要求減薪的結果,華年集團本來想給他的年薪是三百萬。
當然趙飛揚也不是傻子,華年集團董事長唐經緯提名他為嘉年百貨第八屆董事會的董事,這就意味著趙飛揚正式進入華年集團的高層。
他同時擔任東州華年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法人、高管,旗下包括,東州市長興人民醫院有限公司,東州市股份制醫院有限公司(在建),東州健康養老醫院有限公司(在建),東州華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副院長中以袁佩強的年薪最高,居然超過趙飛揚拿到了驚人的兩百萬,其余幾位副院長,年薪五十萬到七十萬不等。
書記高新華是唯一沒拿年薪的,雖然華年集團提出給他和趙飛揚同樣的待遇,但是高新華明確拒絕,他和趙飛揚不同,趙飛揚已經辭去公職,自己身為國家公職人員,工資標準是有明確規定的,他不會在經濟問題上犯錯誤。
高新華沒有被長興短暫的紅火所迷惑,他甚至這一連串光鮮名號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有些事情他無法改變,但是他會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許純良外出進修這段時間,分院的工作會由書記譚海燕代為主持。
許純良專門給梅如雪打了個電話,告訴她自己被派往南江黨校學習的事情,因為上次約會鬧出的風波,兩人最近都是電話聯系,盡量回避直接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