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搶在比特幣之前
“他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制造比特幣。”
“比特幣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并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
“在“中本聰”的構想下,比特幣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制造,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新幣制造的速度減慢。”
“2100萬個,是比特幣的上限。”
“不過,中本聰只是提出了這個概念。”
“而如今比特幣還沒有正式面世。”
“我的計劃就是,搶在比特幣之前,先一步推出屬于我們的區域鏈電子貨幣。”
韓浩然知道,后世所謂的區域鏈的電子貨幣和山寨幣林林總總何其多。
而比特幣作為價值最高,被所有人所熟知的代表,無疑也是因為比特幣占據了“先發優勢”。
然而現在,只是中本聰的論文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但是“比特幣”還沒有正式誕生。
2009年,是比特幣正式面世的時間。最早比特幣僅僅是數字密碼貨幣圈內人的“玩具”,沒有流行起來。
2010年5月22日,米國程序員拉斯勒-豪涅茨在論壇稱,要出手10000比特幣,要價50美刀——但是沒有人買。
有人表示,愿意25美元的比薩餅優惠券換這10000比特幣,拉斯勒答應了。
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第一筆交易。
所以說,在比特幣正式地流行起來之前,韓浩然有的是時間,讓自己的電子貨幣取代比特幣,成為全世界最流行和通用的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