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北邊的鄰居
大遼統(tǒng)和二十七年(1009年)六月十一日,承天皇太后蕭綽駕崩。
(歷史上的蕭綽是十二月十一日日駕崩的,小說為了使后面的沖突更加合理,便提前了六個月。)
遼圣宗,現(xiàn)在的大遼皇帝耶律隆緒親政。
親政后的第一件事,耶律隆緒就將目光投到了自己的兄長趙恒治理的、流淌著奶與蜜的國度——大宋。
(澶淵之盟規(guī)定趙恒尊蕭太后為叔母,耶律隆緒稱趙恒為兄,宋遼為兄弟之國。)
蕭綽乃不世出的雄主,在她的勵精圖治下,大遼的國力可謂是一日一個臺階,蒸蒸日上。
而且在與宋朝的貿(mào)易中,大遼收獲了財富,也得以一窺南國的繁華。
至于大宋...
他的好哥哥趙恒沉迷于天書封禪不可自拔。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
為了討趙恒的歡心,大宋各地爭先恐后地報著“祥瑞”。
在趙恒的“勵精圖治”下,一個先進的封建王朝變成了一個生機盎然的野生王國,全國各地不是今這兒出了麒麟瑞獸,就是那兒發(fā)現(xiàn)了靈芝仙草。
一夜之間大宋好像集體穿越到上古年間,那個撰寫《山海經(jīng)》的年代。
趙恒憑一己之力,成功完成了對大宋的“逆城市化”,還順便將太祖太宗兩朝的積蓄揮霍殆盡。
從這一點來看,趙恒無愧于大遼的“第一功臣”!
當年澶州之戰(zhàn)中,澶州城久攻不下,蕭綽敏捷地認識到大遼和大宋國力相差無幾,于是便有了“澶淵之盟”,此后兩國也一直和平相處。
但現(xiàn)在的大遼是蒸蒸日上,大宋卻是有了日薄西山的架勢,耶律隆緒便動了南下的心思。
澶州之戰(zhàn)時,他可是一直待在軍中的,未達成“一天下”的遺憾,說不定就到彌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