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送給開封的禮物
“我不懂煉鐵,但想來這天下之事都當有一個定論,過猶不及。”
“這煉鐵爐的高度,你們多多測試幾遍,看能不能選出一個最佳高度來。”
“還有想一想為什么木炭能將礦石煉成鐵,還有烏金的效果為什么比木炭要好一些,想好了寫份文書交給我。”
雖然陳昭現在就能從系統里面弄個高爐出來,但這沒必要。
知識、經驗,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而且有著陳昭的指點和啟靈室的幫助,讓孟燁他們自己研究,也不見的會慢多少。
“是!”孟燁答應道,但他的話還沒說完,繼續問道:
“對了,陳宮使,車員外問您,我們要不要自己弄炒菜?”
受困于材料的限制,“炒”這一烹飪方法并沒有在現在的大宋大規模地流行起來。
只有小部分愛吃的達官顯貴,才會耗費巨資去品嘗這一口美味。
現在車濟掌握了鐵鍋的制造技術,便能將炒菜的成本打下來,以一般的價格出售,他們都有得賺,這可是暴利啊!
于是乎,車濟那逐利的商人本能就開始蠢蠢欲動,但他奮斗了大半輩子賺的錢才堪堪能超過陳昭,借著孟燁的口來問問這位“財神爺”的看法。
大量的炒菜對開封所有的酒樓都是降維打擊,那種脆嫩的口感,任誰嘗了都會欲罷不能。
這事聽起來很誘人,但陳昭卻沉思著。
車濟是個大商人,但也只是個商人,為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有了百分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大宋的法律。
但陳昭不同,他是個官員,除了賺錢,他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
能在大宋開酒樓的,背后哪一個沒有人在朝中做官?
這跟陳昭攪動開封燃料市場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