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招兵買馬(4k)
預想中的百姓們爭先恐后、“某某某”搶著報名的場景并沒有出現。
陳知縣愿意剿匪,百姓們很開心,但你要他們出力,那百姓們可就不喜歡了。
大宋可沒有后世“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觀念。
受五代十國武人亂政的影響,再加上大宋開國時一些武將不當人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武人在百姓們眼中的形象。
更別說大宋實施的“有叛兵無叛民”的政策,以募兵代替賑濟,地方上的一些地痞無賴、牛鬼蛇神全往軍隊里塞。
造成了冗兵的同時還導致大宋軍隊素質的降低。
遠的不說,發生在雁門縣百姓們眼前的“大宋軍隊搶劫案”那都不是一件兩件了。
“賊配軍”就是百姓們對大宋軍隊素質最直觀的認識。
現在陳知縣講得好聽點叫“共興大業”,講得不好聽一點不就是讓他們的好兒郎去送死嗎?
進了剿匪隊和送他們進軍隊在百姓們沒什么區別,硬說要有,也就是臉上沒有刺字。
他們可不想看到平日里乖巧的孩兒從剿匪隊回來后,給自己取了個諢號,還滿嘴胡話。
魏玨也不想看到陳昭招人,陳知縣這是想把他還有衙門里所有的捕快,一起踢出雁門縣的治安系統嗎?
要知道上山剿匪意味著流血犧牲,但同樣也意味著建功立業!
這些衙門里的老人們混不到功業,那不是會被姓陳的以“尸位素餐”為借口清理出去?
這樣的話...
他這個縣尉豈不是被架空了?
更可怕的是...
姓陳的該不會發現山上的山賊是衙門里的捕快兼職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