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動?
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分層鋪設土石等基礎材料。老張彎著腰,雙手緊緊握著鐵鍬,用力鏟起一鍬土,均勻地撒在路面上,大聲喊道:“大家都加把勁,這路可得修結實咯!”
“放心吧,老張,咱不會馬虎的!”小王回應著,他額頭布滿汗珠,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用腳把土石踩實。只見他高高抬起右腳,然后猛地跺下去,每一次跺腳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地面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老李直起身子,用袖子擦了擦汗,接著說:“這夯實的工作可不輕松,咱們得認真點。”說著,他雙手握著一根粗實的木棒,高高舉起,又重重地砸向地面,揚起一片塵土。塵土在陽光的照耀下,如金色的煙霧般彌漫開來。
“是呀,咱們得保證質量。”小劉附和道,“我聽說隔壁村那條路沒修好,一下雨就全是坑。”小劉雙手緊緊握著夯土的工具,一下又一下,節奏緊湊,手臂上的肌肉因為用力而緊繃著。
老張點點頭:“所以咱們不能偷懶,一定要把每一層都夯實到位。”
大家聽了,更加賣力地干活,夯實路面的聲音此起彼伏。
就這樣熱火朝天的干了幾天,整個長安城上到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知道有人要從西山到長安城修一條道路,并且修路的伙食待遇真心不錯而且還有工錢拿。
這一天,幾個官員聚在一起討論此事。
“這修路之事倒是新奇,聽聞那工人們干勁十足啊。”一位官員捋著胡須說道。
“是啊,聽說不僅待遇好,這路修得也頗有成效。”另一位官員點了點頭。
“不知是何人想出此等法子,既能修路造福百姓,又能讓工人們如此積極。”
此時,皇帝也聽聞了此事,在朝堂上問道:“諸位愛卿,對于這修路之事,你們有何看法?”
一位大臣上前拱手道:“陛下,此乃利國利民之好事,若路修成,定能促進商貿往來,繁榮我朝。只是這開銷巨大,臣擔憂國庫難以長久支撐。初步估算,修路所需石料約五萬斤,耗費銀錢三千兩,人工費用更是高達兩千兩。”
另一位大臣立刻反駁道:“陛下,臣以為不能只看當下的開銷。路修好后,稅收增加,百姓生活便利,所帶來的益處遠超此刻的付出。據臣估算,每年因路通而增加的稅收至少五千兩。”
“哼,說得輕巧,萬一后續資金不足,工程停滯,豈不是勞民傷財?”又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而且這還沒算上后期道路維護的費用,每年少說也得五百兩。”
“陛下,臣認為可以先核算清楚所需費用,再做定奪。”
皇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a)續寫后的發展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