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箴言,暗心角力!
自李世民憶起玄武門之變以后,他對待李泰和李承乾的態度有了顯著的轉變。往昔,他雖對兩個兒子的爭斗心懷不滿,然而更多的是期望他們能夠自行化解。現今,他的眼眸中時刻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
一日,李世民于朝堂之上望著李泰和李承乾,語調沉重地說道:“朕自玄武門之變以來,日夜難以安枕。你們可曉得,朕最不愿目睹的便是兄弟相殘。”李泰微微垂首,心中滿是愧疚,回應道:“父皇,兒臣知罪,往后定會謹言慎行。”李承乾也趕忙說道:“父皇,兒臣也會與魏王和諧共處。”
李世民開始頻繁地傳召兩個兒子,與他們傾心交談。在一次談話中,他對李泰說道:“泰兒,你具才華,懷抱負,但切不可因野心而迷失自我。”李泰默默頷首,說道:“兒臣明白,兒臣定會自我克制。”隨后,李世民又對李承乾說道:“承乾,你身為太子,應當有容人之量,不可與兄弟計較過多。”李承乾恭敬地說道:“兒臣謹遵父皇訓誡。”
然而,李世民心中的憂慮并未減輕。他時常在深夜獨自在宮殿內徘徊,思考著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讓兩個兒子停止爭斗。他甚至開始思量是否要采取更為嚴苛的舉措來約束他們。
“朕不愿再見到兄弟相爭。”李世民說道。
“兒臣定會改過。”李泰說道。
“兒臣會與魏王和睦相處。”李承乾說道。
“泰兒,莫要重蹈舊轍。”李世民說道。
“兒臣不敢。”李泰說道。
“承乾,你要盡好太子之責。”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看著李泰和李承乾,眼神中滿是復雜的情愫。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泰兒,你自幼聰慧,才華出眾,為父知曉你有遠大的志向。但你要清楚,這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你不可因一時的野心而忘卻了兄弟之情,忘卻了為君者的責任。當年玄武門之變,朕雖無奈為之,卻也日夜備受煎熬。朕不想你重蹈覆轍,陷入那無盡的苦痛之中。你應當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重,與兄弟攜手共進,共同為大唐的昌盛而努力。”
李泰聽著李世民的話語,心中滿是震撼。他從未想過父皇心中竟承載著如此多的痛苦和憂慮。他低下頭,輕聲說道:“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定會牢記父皇的教誨,放下心中的執念,與兄長一同為大唐效力。”
李世民又轉向李承乾,語重心長地說道:“承乾,你為太子,身負重任。你應當有容人之量,有決斷之能。不可因一時之氣而與兄弟爭斗。你要明白,作為未來的君主,你需要的是團結眾人,共同為國家的未來而努力。朕當年在玄武門之變后,歷經千辛萬苦才穩定了局勢。你不可讓朕的心血付諸東流,不可讓大唐陷入混亂之中。”
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他跪地說道:“父皇,兒臣明白。兒臣定會以大局為重,與魏王和睦相處,共同為大唐的昌盛而努力。”
李世民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但他心中的憂慮并未完全消散,他清楚,要讓兩個兒子真正放下爭斗,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泰兒,你可明白為父的苦心?”李世民問道。
“兒臣明白,父皇。”李泰說道。
“承乾,你當牢記自身的責任。”李世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