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火堯何在
龍抬頭影業如今已經有超過10名員工了,他們全都圍著《密室逃生》這個項目打轉,一旦這部電影失利,那么大概率公司解散,他們滾蛋。
在桃樂絲的辦公室,蘇特·格林再次表明了加盟的打算,至于原因他諱莫如深,兩人也沒再打聽。
為了表現自己的價值,蘇特問了兩人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奧斯卡是什么。
桃樂絲不假思索道,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水準最高的獎項。
王權想了想,米國影業內部的大規模評獎。
蘇特,都不全面,在我看來,奧斯卡不是電影界的奧運會,但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內部獎,它是從米國的視角看到的全球影業,就像報刊報道新聞一樣,不可能兩百多個國家平分秋色,必定是從自己讀者的角度有所側重,也正因為米國電影產品占據了全球非常大的比例,才使得奧斯卡具有了全球的意義。
即,它是一個立足米國,從米國觀眾視角下的全球獎,是全球最具江湖地位的獎項。
王權不禁想到,那如果華語電影占據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這江湖地位又該怎么論呢
不過十幾年后的事現在想也多余,還是聽聽蘇特講沖獎的事吧。
想要沖獎,一般有兩種套路,第一種,年初上映,第二種,年末上映。
等一下!桃樂絲突然叫停,然后把外面的助理布里特·馬靈叫了進來,讓她做筆記,請繼續。
蘇特喝了口水,首先我們講最佳故事片的提名規則,其實很簡單,每年的12月26日之前,任何在洛杉磯連續公映一周的影片,無論出品地,使用語言,都可以參選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王權點點頭,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這個確實沒有國家限制,只是非本土作品得獎的非常稀少,12年的法國電影《藝術家》算一部,不過也是默片+英文對白。
還有就是20年的《寄生蟲》,不僅是非本土電影,而且還是首部非英文對白的獲獎影片,只是里面的門道就更多了。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有六千多個評委,想要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兩個辦法,第一,看過的人最多,第二,看過后印象最深刻,這就造成了兩種沖獎模式,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年初和年末。
王權若有所思。
蘇特繼續,年初沖獎,沖獎歷程可以持續一年時間,可以最大限度讓數千名評委看到你的作品,看到了,才有希望在投票的時候把你放在前面,以今年這屆舉例,《撞車》就是05年年初的作品,通過持續不斷地參加影展,小規模放映積累口碑,漸漸在最佳影片的爭奪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而《斷背山》則是年末沖獎的典型,12月9日才開始在洛杉磯小規模放映,好處就是對于看過的評委們,它是新鮮的,后盡最大的,如果只投一張選票,很多人可能會選大腦里印象最深的那部,而年初的沖獎選手可能已經被遺忘了,除非你的沖獎經費可以持續到年末,或者質量遠超同屆選手。
蘇特又補充了一點年末沖獎的好處,對于年末沖獎的影片,當入圍名單公布的時候通常還能在院線看到,可以在票房上有明顯的反饋,如果得獎了,那么票房還能飆升一波,比如《斷背山》,入圍之前票房4000萬,最終票房8000萬(北美),這都是奧斯卡功勞的直觀體現,那么你們喜歡哪一種呢。
桃樂絲,我喜歡第一種,可以從容不迫地沖擊獎項。
王權,我沒得選,我只能選第二種,因為我想參加明年的奧斯卡。
什么!桃樂絲詫異道,你打算今年就拍完,而且還要上映!
是的。
桃樂絲,加上六月的《科洛弗道十號》,九月的《密室逃生》,那你豈不是要一年之內上映三部電影!
是的,《密室逃生》初步定在九月,暑期檔結束的時候上映。
王權再次點頭,你說的嘛,發行團隊組建之后,最好能有源源不斷的片子上映,這樣才能攤薄每一部電影的發行成本,我只好多拍一些,你也知道我很快的,又都是小制作,相當于半年一部,完全應付的過來。
桃樂絲有些感動,雖然老王他有對象我沒有,但他同樣在燃燒自己啊!我愿稱你為一年三部郎!
蘇特·格林打斷兩人的交流,年末沖獎,不是在12月把電影做出來并公映就萬事大吉的,通常電影的營銷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
王權桃樂絲忙又做出恭敬聽講的姿態。
蘇特道,還是說《斷背山》吧,影片在04年就拍完了,05年初后期制作也已完成,但最終他們選擇了在05年9月份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次亮相,并成功摘得了金獅獎,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斷背山》的營銷宣傳就開始了,之后多倫多、紐約電影節,基本都有這部電影的身影,直到12月正式公映,后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話題集中爆發,讓這部電影在頒獎季一路領跑,所向披靡,直至奧斯卡折戟。
桃樂絲碰了碰王權,怎么樣,你有信心入圍威尼斯嗎
王權想了想,《科洛弗道十號》六月上映,《密室逃生》九月上映,留給他的拍攝時間只有這兩部電影中間的這兩個多月,再加上后期,威尼斯肯定趕不上了,而且這歐洲三大也不是那么容易入圍的。
當然說的是主競賽單元,次級單元以王權如今的導演實力,再加上知名度,那還是比較輕松的。
王權搖搖頭,威尼斯電影節八月開展,我肯定來不及,九月的多倫多也比較勉強,十月,十月有什么比較重頭的電影節嗎
一直做筆記工作的馬靈開口道,冬京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