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演都可以科班出身,如何獲得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如何開始職業發展,如何經營自己的演藝生涯,都有一套相似的流程。
不管其中有潛規則還是明規則,有流程就是有跡可循,有跡可循,路就要比旁人好走一些。
以李算為例,上輩子雖不是科班畢業,卻當了編劇,先是做了幾年學徒,然后混到了劇本署名,最后是借著外力抱人大腿,學了一身騙吃騙喝的本事。
他這有跡可循,是張老師跟韓導的言傳身教,是楊導和互聯網大哥的仙人指路,能混到五毒俱全,幾乎無惡不作,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青出于藍。
技藝是可以傳承的,精神是可以繼承的,但圈內見利忘義的風氣,賣身賣血的氛圍,以及人人爭咖位、爭資源、爭署名的現實,后來人也會跟著一并學去。
那年月,人心不古是常態,因為好的靈,壞的更靈。
李算顯然沒有揚冪這么興奮,但依舊配合著演出,咋咋呼呼,最后靠在沙發上,看著新浪讀書長篇磊落的報道,為了表達重視,新浪甚至找來了社會名流,對他這本《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做書評。
有人說這書治愈,說如今社會上競爭激烈,生存環境嚴酷,睡前故事當然要販賣溫暖,給人以安穩、幸福之感。
有人說這書里的情感,說書中這些純真善良的人物,搭配沒有色情暴力成分,甚至都沒有接吻的故事情節,平淡清新的感覺讓人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還有人總結出李算的藝術特色,說這故事極具辨識度,自成風格,戲謔調侃的言語,形成了一段段有溫度的文字。
諸如此類,不知凡幾,揚冪不厭其煩地讀著,每讀完一條都要回頭看看李算。
怎么說呢,那小眼神,把李算都看虛了。
“就是這么個東西,寫出來,好賣錢。”
李算說的是實話,上輩子背下這書是為了泡妞,這輩子寫出來是為了賣錢,這書針對女性讀者,而渣男對女性心理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認知。
他們知道姑娘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甚至是渴望什么。
渣男們往往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只可惜,這藥是假藥,只管一時的溫飽。但這種對于女性精神需求的敏銳洞察力,卻不單單可以用來泡妞。
即便說起來有些遺憾,但未來的十年,是女性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