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節 劉遷招降
代王一指遠方的人市:“我看人走了不少,他們都去哪里了?”
姜瓖和衛景瑗相視一笑,姜瓖解釋道:“一些去了我的軍戶,一些去開礦。開鐵礦,煤礦。”代王點頭:“要小心他們別鬧亂子。”姜瓖笑著說道:“代王說的是,我除了要他們開礦,其實還要選拔精壯之士作為我軍精銳。”
衛景瑗雖然熟悉律法,但是對于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區別并不知道,代王更不知道區別,此事就這樣過去了。衛景瑗問道:“也就是說還要增添人?”姜瓖點頭:“其實我還打算造橋修路,眼下不是人多,而是人少。我估計再來十萬人,我們大同府也能養活。”
三人相視哈哈一笑,代王高興的拍著姜瓖的肩膀說道:“好好,姜帥此舉真是厲害。”這是以工代賑之法,衛景瑗一直以來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衛景瑗卻道姜瓖真正厲害的是能讓本地有糧食。只要有糧,別說幾十萬人,幾百萬人也不算事。京城能養活幾百萬人,而京城本地也不產糧食,都是從外面通過漕運來運到京城。只要姜瓖能運來糧食,什么打算都依著他也無妨。
徐有聲指著遠方:“我看那個女人,帶著很多女人離去,我記得此女就在姜宅吧?”姜瓖看過去,百里蕓的衣服在寒民中確實太顯眼了,嘿嘿一笑:“不錯,她是我門下人。”
徐有聲微微一笑:“不知道這些女人要去哪里干什么?”
姜瓖笑笑:“女人自然干女人干的事情。”他頓了一下:“比如織麻。”
此話一說,衛景瑗滿臉烏云立刻消失的煙消云散了,雖然本朝人口貿易是禁止的,但是如今餓殍遍地,若是普通百姓賣兒賣女一般官府還是不管的,因為這是給彼此一條生路。但是大規模的人口貿易還是禁止的。姜瓖的一句織麻讓衛景瑗恍然大悟,大同本地絲綢棉布都不多,眼下天還不冷,織麻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姜瓖對衛景瑗又一作揖:“其實還指望衛大人能高抬貴手。”衛景瑗一擺手:“麻衣嗎?無妨。”姜瓖卻笑道:“非也,是宣紙。我知道大同府每個月用的紙也是不小數字,到時候我那里宣紙來了,還希望衛大人不吝購些。”
衛景瑗哈哈大笑:“這是肯定的。”他瞬間就明白了,麻衣的下腳料姜瓖準備造紙,想不到自己清苦一生,居然還有人把他當做有錢人。連代王都笑到:“你姜帥掙錢都掙到衛大人身上了,無妨,我府也從你那里訂紙,可以吧?”
三個人在大同城上哈哈大笑,周圍衛士們都很奇怪,很久沒見到巡撫大人和代王大人敢如此放肆的笑,但是大人們都如此高興,想必也是好事吧。
劉遷離開了大同府便趕往劉家莊,劉家莊坐落在大同東北,莊人們不但與大同府關系好,與宣化府關系也很好,因此很得兩府重視。
劉遷以參將身份回來拜會莊主劉老太爺,劉老太爺帶領全族人接見了劉遷。眾人先是祝賀劉遷的高升,劉遷也提出了劉晨宇歸宗的事情,劉老太爺點頭稱是。當晚,劉老太爺單獨留下劉遷,專門問了大同府的事情。劉遷卻先說道張五桂的事情,劉老太爺作為劉家當家人,心里極為清晰,立刻明白這是姜瓖故意留給劉遷的戰功,連忙問道:“你身邊有多少人值得信任?”
劉遷想想:“劉偉,也在姜大人手下封為游擊將軍。還有左泰然。”劉老太爺見到劉遷還在為本族著想很高興,但還是問道:“吳華政呢,他和你很好。”劉遷臉色一沉:“替我擋了一下狼,據說得了怕水病,姜大人安排人治療的,吳哥是為了我啊。”
劉老太爺并不喜歡劉遷這樣的重情重義,此子生來癡武,又十分重義,在亂世,這是早死的命。但是此刻也不能明說,劉老太爺點點頭:“張五桂我認識,我修書一封,你叫上劉偉和劉晨宇,對了還有左泰然。我給你安排二百名莊兵。你們先去忻口,見過張五桂,若是他聽我勸,便是大功一件。若不行張五桂執意作亂,你就平了他。此事無論怎么做,記得戰果上加上吳華政,不枉你倆兄弟一場。”
劉遷當夜修書,三天后劉晨宇和劉偉及左泰然就趕到了劉家莊。劉遷帶領三人帶著二百莊兵便向忻口走去。
四個人中以劉偉年紀最大,左泰然主意最多,劉遷最為武勇。劉偉知道自己只是年紀上占了個先,但是鋒芒比不過劉遷,因此事事以劉遷為貴。劉遷卻知道劉晨宇對于姜瓖的意義,因此不敢拿大。劉晨宇卻根本沒帶過兵,看著劉遷指揮軍隊特別羨慕,但是絕不敢指揮這支軍隊。因此實際上就成了劉遷為首,左泰然拿主意,劉偉作為副將。劉晨宇雖然不做事,但是劉遷對他還是很倚重。